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

ID:21661013

大小:68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3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_第1页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_第2页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_第3页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_第4页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家静功打坐细节要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家静功打坐细节(新人入门筑基法)在道教的修行过程中有两套方法是贯穿始终的,静功是首当其冲的,其次是桩功。修行是以静为基础的,“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调身这套功法,主要是三个要点,道家的修行无非是三条:一、调身二、调息三、调心道家的修行,就是这三者,同时对我们生命的一个调整。刚才我说了,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道,就是用道修正我们自己。那么,调身、调息、调心,实际上皆是调,就是修正我们的具体方法。先说调身,调身是指身体姿势的调整。我们今天呢,由于这个地方不是庙宇,所以大家坐的都是靠背椅,回到家里可以用蒲团,或者坐在床上练习。今天我们就在靠背

2、椅上练习,效果一样。我们现在这种坐呢叫自然坐,其次呢,还有散盘、单盘、双盘。大家都知道,散盘就是双脚自由的交叉,单盘就是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腿上,双盘呢,就是两只脚都要翻过来盘起来,两只脚的脚心要翻过来朝上。不管是自然坐,散坐、单盘还是双盘,都叫坐功,都叫静功,我们都称“打坐”。从功效上来讲,当然双盘比单盘好,单盘比散盘好,散盘比自然坐好。但是如果大家做不好单盘、双盘,大家不要强求,差距有,但也不太大。那么,这个调身主要是调那些内容呢?它包括我们的身姿和手印这两个部分。身姿:它要求头正、身直,首先大家要离开靠背椅,不能靠在靠背上面,身体要要坐直。一旦靠在靠背上面你的督脉就

3、会不通,因为人的两条经脉的督脉就是你后面的脊柱,当你的背一旦靠在任何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就会出现督脉堵塞。那么为了更好的行气,首先第一步要离开靠背,要保持头正、身直,头顶到会阴要成一条直线,颈部要中正,含胸拔背,胸微微有点含,但是背稍微有点挺拔的意思。要求大家,舌顶上腭,就是舌要顶在上门牙牙根往内收的顶部地方,同时用你的意念要微微的提肛。调身的目的,是要为我们身体的休息打下一个基础,要使我们的身体变成一个开放的状态,要让我们身体的气机能够自由的通畅,调身就是为了我们的真气在体内的运行和滋养提供最大的基础条件,那么它要有两个统一起来:一、必须要身体的气机要旺盛,气要生气,

4、第二,通道要建好,就像我们一是要有车,二是要有路,有车没有路哪也去不了。那么,我们要舌抵上腭、微微提肛就是要打好这个通道。这个任督二脉很重要。任脉是诸阴之汇,就是,所有的阴皆汇于这条脉,督脉呢是诸阳之汇,所有的阳脉交汇于此。阴脉的汇集和阳脉的汇集在我们的任督二脉,而道家的修行是阴阳和合,打通身体的阴阳的气路,所以我们经常会说打通任督二脉,实际上就是人仙的功法。我们要行合辙道桩,我们要行真气的运行,我们要把我们的真气加以修炼,后天来反先天,都要把这个任督二脉打通,但是你修行的过程中这两个脉怎们样,这两个脉有两个断口,一个是嘴,嘴是打开的,另一个是肛门。身体正面的任脉体中线

5、,背面也是体中线,但是正好上面的嘴和下面的肛门都是分开的,所以我们要想贯通任督二脉,就要用意念微微的提肛,意念很轻的把它提起来,不要很用力,这不是收功;然后舌尖要顶到上部,这样整个任督二脉就联通了一个通道。这就是路修通了。我说你正好有一部车,有了车,有了路,你就可以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我们的调身就是让它创造最好的方式。如果你的腰背不直,那这条路就是崎岖的,如果你靠在什么地方,那就更糟糕。要求,头不能有偏转,身体要中正,舌和自己的肛门正好形成一个连线。微微提肛比较好做,舌顶上腭呢,有时候找不着地方,大家发一个音就能找到了“舔---”大家发一下这个音:(大家一起舔-----

6、、舔-----)好,你发完舔这个音,舌尖就不要动了-----嘴唇微微的闭笼,牙齿轻轻的分开,不要咬的很紧,舌尖顶着上腭。然后你们可以看着我微笑-----叫面含微笑,要用愉悦的心态,所以连接起来是“头正身直,舌顶上腭,微微提肛,面含微笑,全身放松”。要保证身体全身放松,通过这个放松来达到身体的自我调节。全身只要是有一处用力或者僵硬的状态,气就不运行。所以,修行,首先要建立这个通道,然后要建立真气产生的机由,真气身体里面都有,但由于你的僵硬你的阻塞,气就无法运行。一旦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达到真气的运行。好了,这就是关于调身。手印说完调身,然后再说手印。大家双手要结一个手印,

7、这个手印叫“丹田结印”。“丹田结印”就是结印的位置在我们的丹田部位。我们肚脐以下两个手指头宽的地方向里是下丹田,是“精腑”。我们的手就要放在肚脐以下这个位置。它的方式是这样的: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交,手不要靠近身体的任何一个机体处,手要悬空,手臂要圆。大概是这样,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两大拇指相接,双手之间要即接触又不要接的很紧,似接非接,两个手掌重叠的时候要保留一丝缝隙。这个印呢---叫丹田结印,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的手印,但后来佛道融合,佛家也有这个手印了。但它实际上是道教的什么印呢?是一个太极印的一个变种。细节。。。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