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

ID:21667081

大小:7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3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_第1页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_第2页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_第3页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_第4页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网络结构与交流模式研究  〔摘要〕论文阐述了微博及其信息交流的相关概念,通过对用户属性和用户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3种信息交流X络结构模型,即圈子模型,嵌套模型和围观模型。同时对微博信息交流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微博信息传播机制角度提出了裂变模式和聚合模式,从信息内容分析角度提出了链状模式、环状模式和树状模式。  〔关键词〕微博;信息交流;X络社区;交流模式;X络结构  〔〕G250.73〔〕A〔〕1008-0821(2012)09-0048-05  自第一家微博客X站Twitter于2006年6月13日成立后,微博开始席卷整个互联X。微博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发布自己的观点

2、和评论,回复他人的留言,是一个情绪抒发、自我记录、自我展演的平台,在个人人际交往和企业X络营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交流领域的垄断地位,人与人之间平等地对话,通过主动参与和利用信息而介入交流;微博140个字符的使得这个由精炼的文字和其它辅助表达手段构成的交流意义更加深刻;微博使用短消息形式发布,非常容易操作;微博同等移动通讯设备的无缝结合,使得微博信息交流的便捷性进一步增强;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效率高。  目前,微内容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是学者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博的信息交流的特征、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信息交流的风险和微

3、博信息交流的原则和价值这几个方面,而关于微博社区信息交流X络结构和交流模式的研究比较少。王晓光[1]在《微博社区交流X络的实证分析》中依据核心——边缘理论,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微博社区内核心博客与边缘博客的关系,找出了交流X络核心形成的原因。他在另一篇研究成果[2]中通过对微博中涉及的X络链接的相关参数的研究,指出微博客用户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  信息交流一直是情报学、图书馆学和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X络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用户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微博社区中用户交流结构与模式、行为及交流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相关基本理论  1.1微博  

4、2007年美国学者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将微博定义为一种集合了传感器、无线X络、信息处理和空间可视这4种要素的多媒体博客。此后的学者主要从信息传播学的视角定义了微博,其中被用的最多而且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有两个:其一,微博是一种基于互联X的交换工具,允许用户之间交换短篇内容,如句子、图片和视频链接等;另一种是百度百科的定义,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X络、以及各种智能联X的客户端,发送140字的文字,并实现即时分享[3];还有学者把微博和博客进行比较后定义微博为一种博客形式的广播媒体。  此外,从集合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微博X站描述为[4-5]:  (1)站点={

5、X页URL,微博,站点名,博文内容}  (2)信息条目={日期,评论,永久链接}  首先,一个微博有唯一识别的站点名。对应着X页URL,微博可以理解为使用一个相同的URL发布的X页信息。微博有固定的,更新微博的活动就是发博,维持一个微博的人就是博主。博主通过博文内容将自己的观点公诸于众,它是反映大众观点的信息库。博文内容由数个信息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在头部包含一个日期表示,这些日期表示有着一致的格式,并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所有条目的日期序列是唯一的。这些信息条目包涵了看到这条博文的用户做出的评论,有些博文还包含许多链出的超链接。  新浪微博是目前中国市场知名度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主流微博产

6、品,用户对于新浪微博的满意度也最高。  1.2微博信息交流  1.2.1微博信息交流的方式  微博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如图1所示。  图1揭示了微博信息交流的4种主要方式:  (1)发布。用户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自己的生活,来自原创。  (2)转发。把别人发布的微博转发到自己微博主页。  (3)评论。在别人发布的微博下进行评价留言。  (4)回复。回复他人的留言。  1.2.2微博信息交流基本特征数据  (1)表征博文特征的数据  ①微博数。博主发布微博的总量,反映了博主在线率、互动能力、主动参与潜  〔摘要〕论文阐述了微博及其信息交流的相关概念,通过对用户属性和用户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3

7、种信息交流X络结构模型,即圈子模型,嵌套模型和围观模型。同时对微博信息交流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微博信息传播机制角度提出了裂变模式和聚合模式,从信息内容分析角度提出了链状模式、环状模式和树状模式。  〔关键词〕微博;信息交流;X络社区;交流模式;X络结构  〔〕G250.73〔〕A〔〕1008-0821(2012)09-0048-05  自第一家微博客X站Twitter于2006年6月13日成立后,微博开始席卷整个互联X。微博可以记录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