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

ID:21670053

大小:5.5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_第1页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_第2页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_第3页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_第4页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的时代-上海博物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贝币和仿真钱币你知道贝币吗?最原始的货币——贝币顾名思义,贝币就是用贝壳加工而成货币。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钱币。贝壳是大海馈赠给的礼物,它坚实圆润,有着珍珠般的色泽,不要说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即使在现在,漂亮的贝壳也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大约在夏代,贝壳从单纯的装饰品逐渐产生了货币的功能,人们可以用它购买东西。中国远古时代贝的种类很多,作为货币使用最多的是一种产于南海的齿贝,学名为“货贝”(Cypraeamoneta)。人们往往将用作货币的贝壳凸出一面磨平,或钻一穿孔,这样携带起来就很方便了。贝币的计

2、数单位通常为“朋”,也就是“串”的意思,甲骨文的朋写作“”一望而知,朋就是两串相连的贝。每朋贝由几个串成的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权威的说法是10枚。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商代使用贝的数量最多,在河南安阳妇好墓中,居然就出土了7000余枚。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中,常常见到“赐贝”和“用贝”的记述,但不知是何原因,赐贝的数量多为10朋或20朋。由于贝使用的数量庞大,人们又用蚌、骨、陶、铜等材质仿制天然的贝。蚌、骨、陶制作的贝仅仅是模仿真贝的形状而已,但铜贝的铸造却意义重大,它拉开了中国金属铸币的序幕,奠定了青铜作为古代主要货币材料

3、的基础。(西周)小臣单觯及其铭文赐贝和用贝的记录铭文大意:小臣单跟随周公平叛有功,周公赐小臣单“贝十朋”。小臣单用来铸造了这个“觯”。与“贝”有关的字汉字中,许多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系的字往往与“贝”有缘,表明在中国文字形成的时期,贝已经是一种价值的代表了。如:寶(宝)、货、贮、買(买)、賣(卖)、贸、贷、赁、资、贵、贱等等。5货币与货币的产生我们每天都在与钱打交道,钱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货币。但你想过没有,货币是从实物交换的困顿中产生的!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有一位种植粟的农民试图得到一把青铜刀,按通常的方法,他拿自己的粟

4、去交换。可工匠此时需要的不是粟却是麻布。于是,这位农民就必须设法将粟换成麻布,然后用麻布去换得青铜工具;假如麻布的制作者也不需要粟而要丝,那么,这位农民只能走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用粟换丝,用丝换麻布,用麻布换到自己需要的青铜工具。这根交换的链条显然太长、太复杂,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断裂,就会导致交易的失败。此外,物与物的交换中还存在一个价值尺度的问题。例如,一把青铜刀等于多少粟?一块麻布又等于多少丝?等等。正是这些复杂的环节和种种麻烦,才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交换各方都能接受的、并且可以衡量物品价值的东西作交换的中介。这种中介这就

5、是货币。可作中介的东西很多,因此货币的范围就很大,在历史上,贝壳、牲畜、兽皮、粮食、布帛、贵金属等等都曾经充当过货币,最后人们终于将目光落在坚固耐用、便于计数和携带的物品上,贝就是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一位主角。知识滚雪球——世界各地的用贝全世界有许多民族使用过贝壳,如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非洲沿海等地区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过用贝的遗迹。贝首先被人们用作装饰品,例如项链、手镯以及衣服的装饰等等。其中非洲沿海、新几内亚(现分别属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北部的岛屿和所罗门群岛等地和

6、中国一样,曾经将贝当作货币使用过。春秋战国时代的“仿真”钱币你认识这些钱币吗?春秋战国的数百年间,钱币,精确的说法应是“金属铸币”取代贝币,成为市场流通的主角。这期间钱币的形状很特别,有的像农具中的铲子,有的像工具中的刀,有的像纺纱用的纺轮,但都比真正的工具要小。南方的楚国别开生面,它的钱币不仿工具而仿贝。这些仿自实物的货币在“钱币学”上尚无公认的集合名词,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它们叫做“仿真钱币”。归纳起来,仿真钱币分别属于布币、刀币、圜钱、蚁鼻4大系统,所用的材料都是青铜。这些状况意味着中国的货币已经脱离了原始状态,但还

7、没有跨进成熟货币的门槛。战国地图(BC3世纪)5布币“布”是一种农耕工具,形状如铲子。布币产生的年代较早,西周时期可能已经流通使用。早期的布币简直就是一把缩微铲子,一般首部(向上突起可以插柄的部分)中空,仿佛可以安装木柄,称为“空首布”。最大的空首布身长连首可达16.5厘米左右,两面都没有文字。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空首布的首部逐渐变得和铲面一样扁平,这种扁平的布币被称为“平首布”,其流行主要地区是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和燕国。刀币刀币起源于东方渔猎和手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由实用工具中的刀演化而来的,形状几乎和刀一样。主要在

8、战国时期的燕国和齐国以及邻近的地区流通,其中燕国的刀币较小,称“小刀”,齐国的刀币较大,称“大刀”。大刀大而厚,重量一般在40克以上。圜钱圜钱是一种环状的圆形钱币,其起源也许与纺轮、玉璧、玉环有关。圜钱流通的地区很广,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地区都有过它们的踪影。在圜钱的基础上,秦、齐、燕等国诞生了方孔圆钱。圜钱出现的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