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

ID:21671253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_第1页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_第2页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_第3页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_第4页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夯扩桩的应用[]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处于溶洞地区,不能采用常规的基础形式,作为一项工程应用较少而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本文着重介绍夯扩桩在此工程的具体设计、施工以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选型,夯扩桩,夯扩桩的施工,施工问题及解决办法  [abstract]theses,asanengineeringapplicationlessandcansolvepracticalproblemsofengineeringtechnology,thispaperintroducerammi

2、ngpilesintheprojectoftheexpansion,thespecificdesign,constructionandtherelatedproblemsappearandthesolvingmethod,thinkothersimilarprojects.  [keymingpilesconstruction,constructionproblemsandsolutions      :[F287.8]:A: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佛山西樵山林水语住宅小区,地上18层,地下1层,属于剪力墙结构,东西长125m,南北宽50

3、m。  该场地位于南海区西樵镇西岸,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场地原为鱼塘或耕地,现已填土,勘探结束测得孔内静止水位埋深为0.60~2.60米,本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45s。  场地位处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勘探中也未发现有连续分布饱和砂土,故可不考虑砂土液化的问题。场地地形平坦,地形地貌简单,地质环境未受波坏,邻近无山体、边坡,不存在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自然状态下地基处于稳定状态。此外,亦不存在地面塌陷、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部分勘探孔有溶洞(约占总孔数的9

4、.4%),视高度普遍小于4米,个别较大,在不改变当前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下,基岩发育有溶洞并存软弱土,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用作建筑物场地时应考虑场地及地基的地震效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基础型式选择  基于以上对各岩土层的评述,拟建建筑不应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可考虑采用桩基础。  场地地下室埋藏浅,水位以下存在较厚的高压缩性软土,人工挖孔安全性、经济性差,不应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预应力管桩桩身性能好,施工质量易控制,施工速度快,但嵌岩能力弱,局部区域圆砾及残积土较薄或缺失,桩周摩阻力较小,桩承载力较低,不利于充分发挥桩身材料强度。

5、另外,本场地属岩溶地区,局部区域溶洞较发育、规模较大且洞顶岩层较薄,这些区域慎用预应力管桩基础。  本工程住宅楼区域圆砾厚度变化大,其中厚度较薄的区域桩侧摩阻力较小,而且本区域基岩发育有溶洞且个别溶洞的规模较大、洞顶岩层较薄(最薄仅0.1米)。因此,考虑桩的持力层放在溶洞上方,桩不穿过溶洞,即桩长不能取得过长。由此可见,本工程需要选用能有效提高桩承载力的桩型。  综上所述,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考虑选用夯扩桩。    三、夯扩桩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1.夯扩桩的工作原理  夯扩桩是在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与机械挤扩桩的桩型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即在锤击沉管灌注

6、桩施工机具的基础上增加1根内夯管,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采用挤扩的方式(多次夯扩与全复打夯扩等)将桩端现浇混凝土扩成大头形,桩身混凝土在桩锤和内夯管的自重作用下压密成型的一种桩型。由于夯扩桩端部可用机械的方法扩大,并在夯扩的过程中挤密桩周土,充分发挥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支承力,所以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桩的承载力。同时在浇注桩身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内夯管与柴油锤的重量对混凝土加压,使之在压力的作用下成型,所以能够避免缩颈、断桩等现象的发生,且大大降低施工成本,保证了桩身的质量。经静力触探表明,桩侧比贯入阻力提高5%~10%,扩大头比贯入阻力提高25%~35%

7、。  夯扩桩作为一门新的专利技术,它选择下部层位稳定、土性较好的土层作为被加固土层,以桩端土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锤冲击成孔、沉管,当沉管到设计标高时,对桩端连续进行填料、夯实操作,并用三击贯入度作为控制指标(三击贯入度为锤重35kN,上提6.0m,自由落体时贯入的深度),再填以干硬性混凝土或水硬性材料进行夯实,使桩端以下深度为3~5m、直径为2~3m约10m3的土体得到最有效的加固挤密,自上而下形成了由干硬性混凝土(水硬性材料)、填充料、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组成的复合载体,然后再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复合载体夯扩桩,如下图。    图1夯扩桩的构造

8、  2.本工程夯扩桩的设计  依据《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135-200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