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

ID:21685467

大小:1.88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0-23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版)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筹)二○一一年九月重印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代码名称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04教育学0401教育学一级学科授权040110教育技术学07理学0701数学070104应用数学0702物理学070207光学08 工学 0803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授权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080902电路与系统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

2、科授权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20信息安全081021信息网络081022信息材料081025空间信息系统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2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权120202企业管理目录I.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1II.南京邮电大学硕

3、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1.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82.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3.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4.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5.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66.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7.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8.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29.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410.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611.信息网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812.信息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013

4、.空间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214.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415.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616.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817.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018.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219.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420.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6附录一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课程编号说明48附录二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总目录49南京邮电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适应研究生教育

5、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全面重新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规划,并自2008级研究生起正式启用新的培养方案。为做好我校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基本原则1、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订培养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最基本的教学文件,也是进行教学管理、检查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应对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学位论文工作、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2、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

6、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办[2000]1号)等文件以及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苏教研[2008)]1号)文件规定为指导,充分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培养方案一般应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修订,对于条件成熟的

7、一级学科,鼓励其按一级学科修订。4、同时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应处理好两级学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层次的培养要求,分别修订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方案。有硕博连续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应同时修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5、要认真总结本学科点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方案要为高水平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鼓励设置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并在课程设置、科研训练等各个环节予以体现。6、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体现因材

8、施教和个性培养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研究生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和学术兴趣,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不同的规划安排。7、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从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出发,结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校的优势和特色,本着科学、系统、优化的原则对各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杜绝因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