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身势语差异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

ID:21687632

大小:7.20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10-20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_第1页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_第2页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_第3页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_第4页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身势语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odyLanguage—NonverbalCommunication你知道这些手势表示的含义吗?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交际手段。当人们谈话时,经常伴随着各种手势和姿势这是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同时运用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语言交际一样,是人们互相交往的方式。在交际过程中,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传递信息与情感,构成整个交际行为。身势语的功能情感表露指用面部表情和各种体态动作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象征动作指

2、用身体的某一部分象征性地表达一种意思。伴随动作指人们说话时同时作出的相关动作,用于说明、强调说话人表述的意思或反映某种即时的心理状态。反应动作指人们在一定场景下作出的适应性动作,这是对客观情况作出习惯性和机械性的反应。调节动作指说话双方为了调节彼此之间的交际行为而作出的体态动作,这是一种非语言的反馈。要点:一、不同民族在谈话时,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最合适。二、各国对于身体接触的不同看法。三、目光接触的艺术。四、交际中你会微笑吗?五、手势语六、中西方文化中的身势语对比。一、空间距离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

3、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在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的情况:(1)亲密距离(0~45cm),适合于夫妻关系及情侣之间;(2)私人距离(45~120cm),限于朋友、熟人或亲戚间的交往;(3)礼仪距离(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性事务的场合之中;(4)公共距离(360~750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多数英语国家的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

4、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但这是另一回事。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西方文化注

5、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

6、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固定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二、目光注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近代西班牙哲学奥塔加在《人与众人》一书中说:“每一次注释都说出了注视者的心路历程。”中国古代成语有“画龙点睛”之说,人类男女之间有眉目传情之举。从莎士比亚的“仿佛他眼睛里锁藏着整个灵魂”,到音乐摇

7、滚的“不要说,你的眼睛已经告诉了我”,都说明目光注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功能。“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能够和感情交流都依靠过眼光,某些文化所特有传播实践也体现在目光接触的运用之中。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如果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这种长时间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群使用的非语言代码的一部分。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

8、接凝视且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同本人与人交谈是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非礼勿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