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

ID:21699410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_第1页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_第2页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_第3页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_第4页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探析摘要: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加强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是我国现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思想保证;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文化建设战略地位认识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既

2、是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潜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人文诉求,更是当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文化命题。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H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塑造人的工程。人是现代文明的主体,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成败及其成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我国GDP年均增长率的10.125%

3、中,有10.125X17.88%=1.81个百分点是由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因此,“教育立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选择,而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及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要大力加强文化工作,激发民族生命力、民族创造力、民族凝聚力,调动亿万人民群众主人翁的责任感、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政治热情和劳动积极性,从而使精祌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思想保证“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无法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获得发展,它

4、总是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渗透中发展演进的。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必然产生文化传统的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由此带来了文化交流的两重性: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生长,也会削弱民族文化的优势。当一种强势的外来文化传入,被民族成员普遍接受并内化为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时,往往会引起主体文化的变化或变异。”H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也要求我们刻不容缓地加强文化建设。一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增强,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冲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口渐显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战略研究者约瑟夫?奈就提出,“价值标准”、“市场经济”和“西方文

5、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交往中具有不同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软实力”性质。另一位美国学者摩根索认为,具有帝国主义性质的文化传播,“能够征服和控制人的尖脑”、“改变两国权力关系”,使他国“对它唯命是从”。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不断渗透和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在滋生蔓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是优胜劣汰经济,“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每个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有一套求生存、求发展的本领。“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颂域,人们看到:钱,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地位;钱,在改变着人们的兴趣爱好;钱,在改变着人们的相互关系;钱,在改变着人们的道德

6、观念。”人们习惯以物质利益为标准评判人的价值,包括许多军人也更加推崇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成就的“企业明星”、“大款”、“创业者”。三是社会上一些落后的腐朽文化仍在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世俗化的气氛愈来愈浓。对欲望的肯定、对享乐的追求、对消费的崇尚、对实用的信奉、对金钱的渴望,日益成为都市大众生活的主流。一些有相当艺术高度的文化产品也开始使用大众文化惯用的各种伎俩,如煽情、媚俗、悬念设置、广告爆炒等等。三、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社会口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文化生活,对于多数社会成员来说

7、,是对真、善、美的创造、追求和享受,没有文化生活的人,不是完整意义的人;而文化生活的需求是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而水涨船高的。“据统计,从1985年到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性支出从112.26元增长到627.82元,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由8.7%提高到12.65%;农村人均年文教用品消费额巾占消费总支出的3.89%增至11.18%,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增长。”文化需求不仅包括对图书、电视、电影、辅导班、音乐会的需求,?包括对文化环境的需求。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