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ID:21707852

大小:28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0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_第1页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_第2页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_第3页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_第4页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疾病概述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另一急症。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患者,约2/3病例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常有明显诱因,如感染、急性肠胃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脏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误诊输入葡萄糖或口服大量橘子糖水等诱发或促使病情恶化。老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具有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缺乏明显酮症和意识进行性丧失四大特点。临床症状及体征前驱期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进入昏迷前的一段过程,即为前驱期。患者发病较慢,发病前数天常有糖尿病病症加重的临床表现,呈烦渴、多饮、多尿、无力、头晕、食欲不振,

2、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引起这些症状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渗透性利尿失水所致。典型期如前驱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则病情继续发展,由于严重的失水引起血浆高渗和血容量减少,病人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1)脱水严重,常伴循环衰竭:体格检查可见体重明显下降,皮肤干燥少汗和弹性下降,眼球凹陷,舌体干并可有纵行裂纹。病情严重者可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脉搏细而快,脉压缩小,卧位时颈静脉充盈不全,立位时出现低血压,甚至四肢厥冷,发绀呈休克状态,有的由于严重脱水而少尿、无尿。(2)神志及局灶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及精神症状,半数患者有意识障碍

3、,约1/3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除意识障碍外,患者常有各种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从意识淡漠、昏睡直至昏迷,除感觉神经受抑制而神志淡漠、迟钝甚至木僵外,运动神经较多受累,常见者有脑卒中、不同程度的偏瘫,全身性和局灶性运动神经发作性表现,包括失语、偏瘫、眼球震颤和斜视,以及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反射常亢进或消失,前庭功能障碍。有时有幻觉、胡言乱语、躁动不安等。有时体温可上升达到40℃以上,可能为中枢性高热,亦可因各种感染所致,常误诊为脑炎或脑膜炎。由于极度高血糖和高血浆渗透压,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易并发动静脉血栓形成,尤以脑血栓为严重,导致较高的病死率诊断实验室检查1.血糖

4、极度升高,通常大于33.3mmol/L2.电解质紊乱,血清钠常增高至>150mmol/L,但也有轻度升高或正常者。血清钾可升高,正常或降低,取决于患者脱水及肾脏的功能损害程度,以及血容量较少所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状况。3.血浆渗透压≥350mmol/L或有效渗透压>320mmol/L(有效渗透压不包括尿素氮部分)。按公式计算:血浆渗透压=2(钠+钾)+血糖+尿素氮正常范围:280~300mmol/L。4血尿素氮常中度升高,可达28.56~32.13mmol/L。血肌酐亦高,可达442~530.4μmol/L。5.白细胞在无感染情况下也可明显升高,红细胞比容增大,血红蛋

5、白量可升高。6.尿常规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β管型尿,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7.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血pH值大多正常或稍下降。当合并酮症酸中毒或肾功能不全时,血pH值降低。8.血酮体大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伴酮症酸中毒则较高。9.其他血浆生长激素,皮质醇测定轻度升高,血浆C肽测定含量可降低,但均不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明显。治疗原则1.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和高渗状态。2.补充胰岛素。3.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4.消除诱因,积极治疗并发症。用药原则确诊后应积极抢救,通过补液、扩容、纠正高渗状态为处理的关键,补液视失水程度而定,速度宜先快后慢。但对老年及有心、肾

6、功能不全者,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补给,不宜过多、过快,以免发生肺、脑水肿。液体性质必须根据血糖、血浆渗透压、血钠浓度而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积极治疗诱因及伴随病症,亦为争取康复的重点,必须引起重视。常规治疗(1)补液: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纠正血浆高渗状态,是治疗本症的关键。①补液的种类和浓度,多主张治疗开始即输等渗液,好处是:大量输入等渗液不会引起溶血反应;有利于恢复血容量和防止因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而继发脑水肿;等渗液对于处于高渗状态的病人来说为相对低渗。具体用法可按以下的三种情况掌握:A.有低血容量休克者:应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较快地提高血容量,升高血压,改善肾血流

7、,恢复肾脏功能,在血容量恢复、血压回升至正常且稳定,而血浆渗透压仍高时,改用0.45%氯化钠液。B.血压正常而血钠>150mmol/L者:开始即用低渗液。当血浆渗透压降至350mmol/L以下,血钠在140~150mmol/L以下时,应改输等渗氯化钠液,若血糖降至13.89~16.67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C.休克患者或收缩压持续<80mmHg者,开始除补等渗液外,应间断输血浆或全血。②补液量的估计,按照脱水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分别补充体重2%-4%,4%-6%,>6%③补液速度按先快后慢的原则:第1小时可补充1~1.5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