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

ID:21710056

大小:66.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_第1页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_第2页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_第3页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_第4页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摘要】本文对转基因农作物的风险和技术风险进行了分析,针对转基因农作物风险,提出了相关策略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研究与发展的监督;建立公众参与和理解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决策的各类沟通机制。【关键词】农作物;转基因技术;风险评价自转基因技术诞生之日起,人们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如此,各国的科研人员仍然致力于它的研究与开发。农业是转基因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各种抗虫、抗除草剂或抗病毒的转基因农作物己经被大量研宄出来,但是,如同许多新兴技术一样,转基因技术也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一、对转基因农作物的风险分析我国的农业转基

2、因技术的研宄与发展进步迅速,直到2009年底,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了134亿平方千米,转基因作物种类也有120多种。根据相关数据,到2010年为止,我国国家进口的转基因玉米绝对不少于150万吨。在长期发展中,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也从大豆、烟草、蔬菜、棉花、水果等扩展到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转基因大豆油等相关副产品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些转基因产品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风险呢?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1、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使我们丧失粮食的主权“粮、油、棉”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粮食概念,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作物生产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例如,在我国种

3、植量和产量均居于世界第4位的大豆,年需求量约为5000万吨,大豆不仅用来食用,也用来制造豆油、豆粕等豆产品,我国也被称为大豆的故乡,因此,在我国国内就有5万人依靠大豆加工企业就职。但是由于各种豆类产品的需求,在2003年,我国特意降低关税,取消配给,开放了大豆进口。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很快就占据了中国市场,进口大豆出油率比我国普通大豆高15%左右,再加上这种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价格较低,因此就对我国的大豆造成了严重威胁,国内大豆消费的80%以上都是来自于进口。这就造成我国一些大豆制造企业倒闭,一些中国劳工也面临失业的危险。2、转基因作物带来食用安全风险因为目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年

4、,发展尚且不稳定,所以他们的食用安全性仍然备受争议。目前世界上主要运用Bt毒蛋白和抗除草剂这两大类进行转基因,但是他们仍然存在着不可估摸的风险。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人类食用含有Bt毒蛋白的食品后,这种杀虫蛋白会在肠道碱性条件下水解成为具有杀虫活性的毒性多肽分子,毒性多肽分子与肠道受体蛋白结合后,又会形成肠道穿孔,再加上一些研究认为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几乎都是碱性,完全可以满足毒蛋白溶解和发挥生物化学作用的条件,蛋白质与细胞融合,也不一定需要受体,就只需要在细胞吸附的作用下就可以完成。类似于这种无法确定的基因仍然存在很多,所以转基因食物往往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恐慌。有些人也往往会提出以下几

5、方面的怀疑: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毒素或者增加毒素含量;转基因食品会导致营养成分减少或流失;也有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等。3、转基因作物带来环境安全风险大量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上,会引起物种的减少、退化甚至灭绝,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物种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甚至破坏。在对农作物进行转基因之后,一些杀虫剂或病毒的抗性基因就很有可能通过花粉的杂交等途径传到同种或近缘物种上,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难以消灭的超级杂草或超级害虫,对其他农作物造成极大威胁,也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麻烦。目前据报道,由于转基因的影响,在加拿大甚至出现了杂草化油菜植株,美国也因为种植转基因植物

6、出现了不下十种“超级杂草”的报道。所以,转基因作物为人类带来恐慌,转基因一旦被人类放到生物中,就很难被控制。二、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价对于转基因农业产品的各种潜在风险,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尤其是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影响。目前对农作物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价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态安全评价,就是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评估;另一方面是食用安全性评价,就是主要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及其相关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分析评估。目前,社会各国对转基因农业产品的评价已经有一段历史了。早在1996年,国际球根花卉中心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对转基因食品做出安全评价,他们采

7、用决策树的方法,根据各种研宄数据,再通过成立“致敏性安全评价”这一个决策平台,来对转基因食品做出安全评价。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也加强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他们组建了一个“致敏性安全评价”系统,用来专门对该平台的内容进行评价。在2006年,为了对转基因的环境进行安全评价,欧洲研究组织采用树形结构组建了一种分层评价体系,建立了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生物风险的分层评价体系。面对其他国家组织机构的风险评价体系的相继出台,我国也充分借鉴国际上现已流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