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

ID:21714246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_第1页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_第2页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_第3页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_第4页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及云计算的应用关键词:公共电子阅览室;电子文献;X络资源;云计算  摘要:回顾我国公共图书馆10年的电子阅览室建设,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意义。在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思维,让公共电子阅览室走入基层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强大平台。  :G252.7:A:1003-1588(2012)03-0052-02  收稿日期:2012-04-07  简介:李欣(1970-),辽宁省图书馆馆员。1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意义  1.1是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  当人类迈入了21世

2、纪,产业信息飞速发展,信息产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的纸质文献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索取的需求,从互联X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公共电子阅览室无疑成为了图书馆传播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  据中国互联X络信息中心(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X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X民数量突破了5亿,全年新增X民5,580万,互联X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达到38.3%。从这组数字我们不难看到,随着互联X的快速渗透,X络信息的与日俱增,海量信息在丰富人们信息的同时,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1.2消除“

3、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利用不平等现象  所谓的“数字鸿沟”是指公众在获取和利用X络信息方面形成的不平等现象。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一部分公众可以享受到先进的设备和更好的X络服务,获取和利用更多的X络资源;而另一部分公众却不能享受到这种便捷的X络服务。因此,在这两部分人之间形成了“数字鸿沟”。而电子阅览室的出现正是缓解了这一显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公共电子阅览室让更多面对信息获取的“弱势群体”有权利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3依托共享工程建设,深入社区、乡村,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2002年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4、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达100%),2,867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达95%),22,96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67%),59.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8%),累计为9.6亿人次提供了服务。  2010年,文化部提出了以全国共享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这项工程使公共电子阅览室深入到了社区、乡镇,并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的服务对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X络文化权益。  2公共电子阅览室面临的困惑  2.1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经费短缺  公共

5、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建设,建设资金以及运转维护资金投入很大。目前,还没有一部法规能保障电子阅览室建设经费的。因此,对公共图书馆来说经济压力较大,尤其是区县级或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图书馆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很多公共电子阅览室出现设备环境简陋或不能维持日常运转开支而无法使用,导致电子阅览室形同虚设。  2.2公众对电子阅览室功能的定位认识  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是依据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定位、目标以及资源拥有状况来确定其服务活动的核心内容。公众利用电子阅览室阅读和查询电子文献、为科研项目查询、为机关查询文献等。然而,我国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用户利用X络

6、进行聊天、游戏的时间多于上X学习时间,电子阅览室预期的服务职能与现实差距较大。造成这种差距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匮乏。我国很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由于年采购经费少,而目前很多商用数据库资源价格昂贵,导致图书馆无力承担购买和使用费用。  (2)公共图书馆开发性人才短缺。很多公共图书馆没有能力组织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数据库,同时,又缺乏引入商业运转的合作开发模式。  (3)省级或市级的大、中型图书馆虽然有较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但还没有普遍实现电子文献资源对区、县级图书馆共享。  (4)互联X上丰富的电子信息和强大的商用搜索引擎,是公众较为

7、依赖的索取信息的方式。  (5)公共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开放后缺乏对读者的正确引导,缺乏更好地对读者宣传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职能。  2.3缺乏完善的管理与培训机制  首先,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关键词:公共电子阅览室;电子文献;X络资源;云计算  摘要:回顾我国公共图书馆10年的电子阅览室建设,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意义。在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思维,让公共电子阅览室走入基层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强大平台。  :G252.7:A:1003-1588(2012)03-0052-02  收稿日期:

8、2012-04-07  简介:李欣(1970-),辽宁省图书馆馆员。1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意义  1.1是传播先进的文化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