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ID:21716526

大小:9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根据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2014]31号文件《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海南省2014年度第三批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计划编号:2014-Z031)列入2014年地方标准制定计划中,起草单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主管部门为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制定标准的意义菠萝蜜(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又称菠萝蜜、树菠萝,是典型的热带水果,素有“水果皇后”、“留齿香”之美称,原产于印度,果实中含有丰富的

2、糖份和蛋白质,味甜而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我国引种栽培菠萝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四川南部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以海南、广东等地种植最多。自1999年,海南儋州西联农场从马来西亚、泰国引进菠萝蜜品种进行试种,并从中筛选出适于当地栽培的马来西亚品种。目前西联农场种植该品种的面积达5000多亩,已进入盛产期。并以该农场为中心,呈辐射分布在东和、东升、阳、新中、红明、南阳、三道等国营农场推广种植。此外,海南省国营南海农场计划打造中国最大的优质万亩菠萝蜜产业核心基地,2011年该场已种植菠萝蜜4800亩。由于该品种见效快,深受群众欢迎,海南万宁、琼海、文

3、昌等市县的农民大量垦荒种植,或在槟榔园、胡椒园间作菠萝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菠萝蜜种植面积约18万亩,其中海南省种植面积12万亩,按投产面积10万亩计算,年产量达15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病虫害是制约菠萝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3~2014年,本项目组已对海南省西联农场、东升农场、南海农场、文昌、万宁、琼海以及广东省湛江、茂名、高州、阳江等我国菠萝蜜主产区进行了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为害我国菠萝蜜的病害有花果软腐病、炭疽病、蒂腐病、红粉病、酸腐病、叶斑病、根病和根线虫等,害虫有黄翅绢野螟、榕八星天牛、桑肩粒天牛、绿刺蛾、素背肘隆螽、南方坡翅天牛、桑枝小天牛、

4、六星粉天牛、介壳虫等。其中,花果软腐病、炭疽病、蒂腐病、根病、黄翅绢野螟、榕八星天牛、桑肩粒天牛、绿刺蛾和介壳虫等是为害菠萝蜜的主要病虫害,田间最常发生且为害严重。本项目组在西联农场、东升农场、南海农场调查发现,病虫害发生严重的菠萝蜜园,因花果软腐病、炭疽病、蒂腐病对果实的为害率达20~30%,黄翅绢野螟对果实的为害率高达30~40%,天牛对树体主干的为害率达10~15%等。鉴于菠萝蜜病虫害危害的严重性,病虫害防治必不可少。海南不同种植户和企业在菠萝蜜病虫害控制过程中不对症施药,使用剂量、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不合理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

5、,由此带来菠萝蜜病虫害防治效果差、防治成本偏高,严重影响了菠萝蜜的产量与品质。目前国内外没有关于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因此,有必要先制定海南省地方标准《菠萝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为我省菠萝蜜病虫害的合理防治提供技术标准支撑。二、编制原则和制定依据1、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通用性、适用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以保障菠萝蜜健康生产为目标,以配套协调、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经济适用为原则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按照对菠萝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思路,综合生态观念、经济观念、环境观念和协调观念,严格按GB/T1.1-200

6、9的规定编写。参照现行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结合查阅资料及试验研究,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中防治病害所用的化学药剂,虽然药检所没有可以在菠萝蜜上使用的说明,但通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和使用,对菠萝蜜是安全有效的。2、制定依据本标准承担单位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事菠萝蜜的相关研究,先后承担了农业部“九五”重点项目《兴隆地区菠萝蜜种质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菠萝蜜种苗》、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海南菠萝蜜产业化开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菠萝蜜素背肘隆螽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

7、。近5年来,随着菠萝蜜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组开展对菠萝蜜病虫害的研究,重点对菠萝蜜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病原菌(害虫)种类、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发现引起菠萝蜜果腐病的1种新病原菌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sp.)和1种新的菠萝蜜害虫菠萝蜜素背肘隆螽。在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菠萝蜜果腐病中一种新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海南省菠萝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和《菠萝蜜两种新发生害虫的识别与防治》等论文。本项目组成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