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感觉器官11

昆虫感觉器官11

ID:21716817

大小:5.4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20

昆虫感觉器官11_第1页
昆虫感觉器官11_第2页
昆虫感觉器官11_第3页
昆虫感觉器官11_第4页
昆虫感觉器官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感觉器官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章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内容昆虫的感觉器官视觉器听觉器感触器感化器温湿度感受器感觉生理与害虫防治的关系1昆虫的感觉器官昆虫的感觉器官是接受环境和体内信息的器官,由体壁的皮细胞和感觉细胞构成的感受器为基本单元组合而成。它们分布于体躯的各个部位,接受来自体内外的物理或化学刺激,与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协调作用,共同调节和控制着昆虫的生理和行为反应。表皮+感觉神经细胞昆虫对刺激的反应包括感受、传导和反应3个步骤。也就是说,感受器接受的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入神经),经中间神经联络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将刺激传导到反应器,产生肌肉运动或腺体分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神经传导又叫反

2、射弧(reflexarc)。根据感受器的功能,可将昆虫的感受器分为视觉器、听觉器、感触器、和感化器。视觉器、听觉器和感触器是感受物理刺激,而感化器是感受化学刺激。其中,视觉器是昆虫感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包括复眼和单眼。2、视觉器或感光器photoreceptor(1)基本结构:小眼集光器:感光器:昆虫视觉器的基本结构昆虫的视觉器差异很大,但都有集光部分和感光部分组成。集光部分是由特化的皮细胞及其分泌物形成的透明结构,包括角膜透镜和晶体,其作用是传递和聚集光波;感光部分由感觉神经细胞集成的视杆,感觉神经细胞的轴突集成的视神经,以及由微气管构成的反光层所组成;此外,角膜

3、和视杆外面,还包围着色素细胞,其作用是感受光波能量和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2)复眼的结构和视觉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它是由数目不同的小眼组成,小眼四周包围着一层含有暗色素的细胞,使相邻的小眼彼此隔离,不致受到折射光的干扰。小眼由角膜、角膜细胞、晶体、视杆、色素细胞、底膜组成。(1)角膜小眼的透明表皮,常为双凸透镜,可允许光波穿透和产生折射,其厚度一般达到足以避免紫外线的伤害。(2)角膜细胞位于角膜下面,是分泌角膜的皮细胞,每一小眼一般具有两个角膜细胞。在发育完成的小眼中,角膜细胞常缩小或转变成色素细胞,移至晶体两侧。(3)晶体由4个联合在一起的透明细胞组成,位于角

4、膜下方,呈倒圆锥形,其尖端则连接在视杆中心的视小杆上,晶体细胞由角膜细胞特化而成。(4)视杆又叫视觉柱,由8个长形感觉细胞及其内缘分泌的视小杆聚合而成,位于晶体和底膜之间,视杆是感受光波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细胞下端的轴突穿过底膜集合成视神经,进入复眼的视叶内。(5)色素细胞位于小眼周围,其中的色素能屏蔽小眼,色素在细胞内的上下移动,可以起到调节小眼感受光量大小的作用。(6)底膜复眼的底部,由微气管构成反光层,能将透入的光波再次反射到视杆上,以增加视神经的感受性。复眼白天活动的昆虫形成并列像夜间活动的昆虫形成重叠像(3)、单眼的结构和视觉背单眼位于头部两复眼之间,视觉

5、中心位于前脑单眼柄顶端的膨大部分,背单眼的角膜也常是一个单凸或双凸透镜,在角膜细胞层下面包含很多组视杆,而视小杆仅位于视杆的上端,通过角膜的光线可以直达视杆上,视杆间以及围绕角膜和角膜细胞层的四周,也有含深色素的色素细胞。一般认为背单眼是一种激发器官,可使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神经电活动,提高复眼的感光能力,并可改变肌肉的紧张度,从而对昆虫飞行产生定位等功能。侧单眼是昆虫在幼虫期唯一的感光器,其结构与复眼中的小眼基本相同,鳞翅目幼虫的每一侧单眼含有两个透镜,一个为角膜透镜,另一个为晶体透镜,可以形成比较清楚的倒像。背单眼侧单眼昆虫的视觉特点视力差——近视:人眼的1/80

6、~1/60;小眼数目,小眼面大小;家蝇:40~70cm;蜻蜓;4.5~6m;(没有调节焦距的结构)可视光波不同:昆虫的可见光区要比人类的可见光区(3900—7700埃)更偏向于短波段光。大多数趋光性昆虫喜好3300—4000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但红光不可见。3听觉器听觉器(Phonoreceptor)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包括下面3种类型。3.1听觉毛(Auditoryhair)是司听觉作用的毛状触感器,最适感受400Hz~1500Hz的音波频率。3.2江氏器(Johnston'sorgan)是昆虫触角梗节中较常见的一种弦音感器,最早由Johnston于185

7、5年在埃及伊蚊Aedesaegypti(L.)的雄蚊触角梗角中发现。江氏器主要用于昆虫的定向,如埃及伊蚊的雄蚊常藉400Hz~650Hz的音频来判断雌蚊的位置,找到雌蚊,进行交配。3.3鼓膜听器(Tympanalorgan)是普遍存在于发音昆虫中的一种弦音感器,包括由薄表皮形成的鼓膜(tympanum)、内气囊和具橛感器。在半翅目Plea中具橛感器为1个,在蝉中可达1000个以上。步甲的鼓膜器在颈膜上,螽斯和蟋蟀的在前胸足上,水生蝽类的在中胸上,夜蛾的在后胸上,蝉、蝗虫、螟蛾、尺蛾和虎甲的在腹部。鼓膜听器tympanalorgan:4感触器感触器(Mechan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