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

ID:21718548

大小:7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4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_第1页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_第2页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_第3页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_第4页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TM面临的挑战和其发展方向:作为一项从80年代就提出来的技术,ATM经历了从被人们狂热吹捧到打入冷宫最后理性认识的三个阶段,现在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ATM凭借其低时延,低抖动,超高的带宽和吞吐量,以及可以提供QoS保证和通信流量工程管理等特性,几乎成为构建所有X络的不二人选。但是近期随着吉比特以太X出现和IP技术的冲击,ATM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ATM的路在何方,ATM将如何发展?本文将详细论述。  关键词:ATM,QoS,吉比特以太X,IP,比较,发展方向  引言  众所周知,传统X络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业务的依赖性,

2、一般性X络只能用于专一服务,公用X不能用来传送TV信号,X.25不能用来传送高带宽的图像和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语言信号;第二,无灵活性,即业务拓展的可能性不大,原有X络的服务质量,很难适应今后出现的新业务;第三,效率低,一个X络的资源很难被其它X络共享。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X络服务不断多样化,人们可以利用X络干很多事情,如收发信件、家庭办公、Videoondemand、X络,这对X络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人还不禁提出这样一个想法:能否把这些对带宽、实时性、传输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的X络服务由一个统一的多媒体X络来实现,做到真正的一线通?

3、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ATMX。  2.ATM的基本概念和参考模型  2.1ATM的基本概念  ATM是异步转移模式的英文缩写。ITU对ATM的定义是:ATM是一种转移模式。在这种转移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地出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转移模式是异步的。这里,“转移模式”是指X络中所采用的复用、交换、传输技术,即信息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所用的传递方式。“异步”是指ATM统计复用的性质。所以,ATM就是一种在X络中以信元为单位进行统计复用和交换、传输的技术。  信元实际上就是具有固定长度

4、的分组,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5个字节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或称净荷。信头包含表示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优先等级等控制信息。信息段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任何业务的信息都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信元。  ATM采用异步时分复方式(即统计复用),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汇集到一起,在缓冲器内排队,队列中的信元根据到达的先后按优先等级逐个输出到传输线路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信元流。具有同样标志的信元在传输线上并不对应着某个固定的时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现的。异步时分复用使ATM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任何业务都按实际信息量来占用资源

5、,使X络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此外,不论业务源的性质有多么不同(如速率高低、突发性大小、质量和实时性要求如何),X络都按同样的模式来处理,真正做到完全的业务综合。  为了提高处理速度、保证质量、降低时延和信元丢失率,ATM以面向连接的方式工作。通信开始时先建立虚电路,并将虚电路标志写入信头(即前面说的地址信息),X络根据虚电路标志将信元送往目的地。虚电路是可以拆除释放的。在ATMX络的节点上完成的只是虚电路的交换。为了简化X络的控制,ATM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交给终端去做,不需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因此,ATM兼顾了分

6、组交换方式统计复用、灵活高效和电路交换方式传输时延小、实时性好的优点。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更好地支持各种业务,ATM在流量管理、拥塞控制、业务分类与结构、支持话音业务、交换式虚电路、反复用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和取得了许多成果。  2.2ATM的协议参考模型  在ITU-T的I.321建议中定义了ATM协议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它包括三个面:用户面、控制面和管理面,而在每个面中又是分层的,分为物理层、ATM层、AAL层和高层。        协议参考模型中的三个面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用户平面:采用分层结构,提供用户信息

7、流的传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控制平面:采用分层结构,完成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利用信令进行呼叫和连接的建立、监视和释放;管理平面:包括层管理和面管理。其中层管理采用分层结构,完成与各协议层实体的资源和参数相关的管理功能,如元信令。同时层管理还处理与各层相关的OAM信息流;面管理不分层,它完成与整个系统相关的管理功能,并对所有平面起协调作用。(如图2所示)。        ATM协议机构基于国际电联的标准产生。(如下图所示)ATM协议结构分为三层,即ATM适配层(ALL)、ATM层和物理层。ATM

8、层主要执行交换、路由选择和多路复用功能。AAL主要功能是将业务信息适配到ATM信息流。应用特定业务在用户终端由ATM适配层提供。现在已定义各种ATM适配层协议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比如说比较常用的A、B、C、D四级业务和X、Y级业务)。物理层则在相邻ATM层间传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