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ID:21720169

大小:66.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一一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户三方视角徐力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摘要:农村信用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木文首先梳理了我国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市场和农户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配合”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推动征信法律法规制定、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信用评价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农户实行差异化信贷业务。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政府;市场;农户农村信用体系是

2、指以农户作为信用主体,以其借贷等经济活动及其他社会往来形成的资信作为信用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信用评价管理,并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社会化金融体系。农村信用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金融稳定、金融创新的基础。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缓解农户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融资成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木文将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市场和农户三方视角,研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

3、构建。一、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尚处起步阶段,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性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采取了因地制宜、小范围试点的方式,各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依托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掌握的农户信息,采集了农户个人和家庭的基木情况、资产、收支、信贷和其他信用记录等信息,并搭建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化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农户信用信息的电子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如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搭建了全省统一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部分地区搭建了区域性信

4、用信息平台,如重庆市在巴南区建立了由所在地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部分区县则探讨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的模式。(二)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建立了农村信用评价和应用机制,研究制定了多方认可的农村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价办法,明确信用评价标准和操作流程,以农村信用信息平台提供的信用信总为依据,运用信息平台的信用信息管理和信用评价功能,共同推进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评选,创建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三)加强信用激励约束管理。强化农村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

5、根据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创建情况,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原则,对守信农户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失信农户给予约束和限制。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将农村信用激励约束管理与支农惠农政策相结合,出台对信用良好的农村经济主体的财政贴总和税收减免政策。金融机构制定相应的金融支持方案,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和抵押担保等方面进行优惠。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方面,创建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集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融资撮合于一体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制定了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和金融机

6、构共冋认可的农村信用评价制度,实现了对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价管理以及信用评价结果的激励约束应用。二是市场方面,夯实了金融支农的信用基础,缓解了农户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丰富了农村市场的信贷产品,林权抵押贷款迅速发展,动产抵押贷款逐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农户方面,诚信宣传和信用评价工作,提高了农户信用意识,形成了鼓励守信的社会环境,各项政策支持和信贷优惠,有助于满足农户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需求,支持了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二、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信用

7、体系建设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市场和农户三方视角分析,主要有:(一)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一是征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我国己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但涉及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还需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法规。如农村信用信息管理、农村信用枳保、失信惩戒等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利于农村信用市场发展、信用环境优化。二是农村信用信息平台需加强顶层设计。由于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处于试点阶段,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持奋的信息资源尚未实现有

8、效共享。农户信用信息分散在人民银行、工商、税务、农委、金融机构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对信息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管理模式不冋、系统设置不同,导致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立、部门间数据整合闲难较大。部分先行先试地区搭建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多为自主研发、不尽相同,也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农村信用信息平台需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由政府统筹安排和移植整合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对数据采集运用实行标准化、规范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