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ID:21721885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_第1页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_第2页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_第3页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_第4页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摘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为中西方戏曲之父,他们的作品分别向全世界展示了16世纪中西方戏曲的最高水平,进而也引出了一个重大课题: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之比较文学。本文通过分析近现代对于汤莎文学的研究现状,从思想根源上比较二者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观和性别意识的相似和不同点,更深刻地了解和剖析汤莎作品中所要反映的文化和世界观。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女性观;性别意识;思想根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这实在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大奇迹。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两

2、位戏剧大师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已有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比较研究中,最早的是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他在其所著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提出:“汤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虽然青木正儿并未展开具体详细的论述,但它是第一次把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人。西方最早就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比较展开详细论述的是美国汉学家伯奇(CycilBirch)。他撰写的《《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1984)从两位剧作家的时代家的时代背景、戏剧的悲喜剧形式、新颖的语言形式、对蓝本的改编、田园牧歌的抒情情景、画像与雕像的魔幻艺术及戏剧的内容和发展七个方面展

3、开。对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著作还有很多外国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梅尔文(SheilaMelvin)评论说“就作品问世以来的命运而言,《牡丹亭》与《麦克白》有相似之处。芮效卫(DavidT。Roy)甚至指出:“汤显祖是他那个时代的精英文学的主要人物。他的一生有着详细的记载。我们对他的熟悉胜于对他的同时代的人莎士比亚一千倍,但人们比较他们两人的时候,对他的评价总是很不公平。”在中国,最早研究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并进行比较的文人是赵景深,他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就是最早的研究文章。从两者的生卒年、在戏剧杰的地位、作品的取材、不受羁勒的天才和作品的悲剧性五个方面展开的比较。国内比较早研究汤沙的

4、还有徐朔方。他在1978年和1987年发表的同名文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中对两者的生活经历、戏剧创作的时代背景、戏剧形式、舞台演出、两则的作品取材、剧作的语言、情节、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涉及了对《牡丹亭》和《紫钗记》两部作品的具体分析。迄今为止,关于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展开的研究,最主要的是1975年,朱丽叶特。杜辛贝尔和她发表的论著《莎士比亚和女人的天性》(ShakespeareandtheNatureofWomen);还有盖尔格林的《妇女的角色:莎士比亚女性主义批评》;凯特切德格佐伊的《莎士比亚,女性主义的性别》;然而,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汤显祖

5、研究还尚未发展壮大。但不可否认,关于汤显祖作品中女性主题的研究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就拿其代表作《牡丹亭》来说,西方学者对《牡丹亭》的评价非常高:夏颂(PatriciaSieber)说:“杜丽娘的形象是所有中国文学作品的女主人公中最具有复杂性的。蔡九迪(JudithZeitlin)认为:“《牡丹亭》的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杜丽娘这个受过教育的年轻女子战胜了死亡对女性才华的诅咒。”她还专门研究了以杜丽娘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史上关于女鬼的主题。她发现“文学中的鬼魂都是有性欲望的女性,这种对鬼魂性别上的处理值得关注。”等等,这些都深刻地揭示出女性的反封建性及汤显祖人文思想的联系。在汤显祖和莎

6、士比亚的众多作品当中,最经常拿来比较的是,他们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观和性别意思,从思想根源上看他们有许多相似点,又有许多差异之处。一、首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使得他们都有坎坷的个人经历和明锐细腻的洞察力汤显祖一生始终不愿屈就与人,不愿与当朝权臣同流合污。他的这种永远不依附于人、追求独立的个性使他终身仕途曲折受挫,因而无法舒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华。万历五年和万历八年,汤显祖因拒赴相府拜访巴结,两次春考均摈斥落榜;万历十二年,汤本已经获得及第名次,本可参加庶吉士的选报,但他既不受大臣的招致,又拒绝与中进士拉关系,就被摈斥在选拔之外;万历十九年,汤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

7、,被贬至广东并降职;万历二十一年,汤任浙江遂昌知县时,处罚豪绅的儿子霸占田产、无恶不作的恶行,招致暗算,再加上对朝廷失去信心,被冠以”浮躁”罪名正式免职。经历了种种不公待遇,汤越发的关心人民、同情民?,也铸练了这种优秀品质。随着他自身被社会排挤得越深,被朝廷打压得越重,他在思想情感上就愈发地接近人民、而他越靠近人民,他与最高统治者的距离也就越远,他就越站在人民这一边,因而在他的作品当中,他更同情人民,更同情弱者,更同情“小人物”,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