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

ID:21735462

大小:66.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_第1页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_第2页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_第3页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_第4页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姓名:张兵班级:2011级新闻一班学号:100012011079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分析摘要:“阿拉伯之春”是指在2010年底发生在西亚北非等多个国家的导致社会动荡、政权颠覆的反政府活动。其发展的原因不同于以往的社活动荡,其中新媒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Facebook、Twitter等。本文将从“阿拉伯之春”的发展、结果和新媒体定义、如何推动运动等方面简要介绍新媒体这一这一影响世界政治发展的新因素。关键词:“阿拉伯之春”新媒体应用影响启示一、“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

2、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运动。这项运动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爆发之突然、来势之迅猛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名26岁的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因为失业被迫当小贩期间,遭到城管的滥用暴力和腐败,抗议自焚,拉开了突尼斯革命的序幕,此后周围国家也门、埃及、利比亚、巴林、叙利亚也相继发生抗议活动,这些国家的民众进行大规模抗议示威

3、活动,西方媒体称之为“和平抵抗运动”,由于这些示威游行主要发生在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因而,西方媒体最先将其称之为“阿拉伯之春”。到目前为止,此次阿拉伯革命已经推翻了4个国家政权。2011年1月14日晚,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18天后的埃及示威浪潮导致穆巴拉克在2011年2月11日宣布正式下台,权力移交军方;利比亚领袖卡扎菲的统治在2011年8月23日被推翻,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俘身亡;2012年2月27日,也门政治协议正式生效,总统萨利赫退位。其余的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爆发了一定规模的示威游行,最终以多国政府的让步而逐渐平息。阿尔

4、及利亚结束了实行了19年的紧急状态;黎巴嫩则承诺提高40%的薪金;约旦国王解散并任命新政府;苏丹总统承诺不谋求连任到2015年;阿曼解散了所有部长,并宣布实行选举以产生立法机关;沙特国王进行了经济方面的让步,批准妇女在未来2015年的舒拉议会和市政府选举投票;巴林释放了部分政治犯并解散所有部长;科威特内阁宣布辞职,首相纳赛尔下台;摩洛哥国王准许公投进行宪法改革,并做出政治让步;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激战,局势持续紧张中。二、新媒体定义及影响1.新媒体定义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

5、、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是以Web2.0(互联网2.0)的思想和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用户可以借此进行内容创作情感交流与信息分享所谓Web2.0技术是相对于Web1.0而言的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只能通过互联网浏览获取信息,而Web2.0则更注重用户交流与互动,用户既是互联网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互联网内容的制造者服务的提供者信息的传播者行为的创新者,换句话说,前Web2.0时代,公司或其他机构是互联网世界的主体,而Web2.0则使个人成为互联网世

6、界的真正核心。在互联网界,Web2.0已被公认是“真正的网络革命”,代表着未来2001年互联网公司大泡沫崩溃之后,人们重新反思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机制,进而催生了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以开放平台为推动力的技术思想,比如即时通讯、维基百科、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内容分享网站等。尤其是2004年以后,以Facebook(脸谱)Twitter(推特)YouTube、MySpace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媒体开始出现并迅速壮大近年来,人们公认互联网已进入全面进入Web2.0时代。但Facebook和Twitter并未进入中国。2.新媒体的影响受众的传播交流更依赖于新媒体

7、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自主性、个性化、及时性使得人们在传播交流中更加青睐后者。新媒体如洪流般迅速席卷网络世界,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受众在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其了解世界的方式、表达观点的方式以及作为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受众了解周遭世界的渠道更加依赖于新媒体。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了解社会新发生的事情,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显得不太方便。如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微博等新媒体迅速的掌握社会资讯,甚至可以达到现场直播的传播效果,这样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势必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不仅如此,新媒体基于圈子和群体发布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