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

ID:2173577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_第1页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_第2页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_第3页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_第4页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探《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唐人别集提要摘要:从唐代文集著作发展的基本情况、晁氏曰和陈氏曰的内容上的互补、唐朝文学思想发展的概况和马端临的思想价值取向这四个方面,解读《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对唐代别集提要的著录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文献通考·经籍考》;唐代别集提要;晁氏曰;陈氏曰  :G256.1:A:1006-026X(2012)09-0000-01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开创了辑录体提要这一体例。这种体例广泛辑录有关资料来揭示和评论图书内容,其特点主要是辑录典籍,全采前人序跋,置

2、于自己书中。《文献通考·经籍考》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为主要依据,辑录了宋三朝、两朝、四朝各《国史·艺文志》、有关的正史列传、各书序跋以及各家文集、语录中的有关文字。其中的序和提要并非马端临自撰,而是从其他目录和有关典籍中辑录而来。  我们可以从马端临辑录的文集提要的编撰者中,看到唐代文集发展的基本情况。唐代文集经过了一个从他人编集到自己编集的过程。唐初和盛唐时期的文集,编集者均不是本人,多是的朋友或亲人。“陈氏曰”《东皋子》五卷的提要中写到:“其友吕才鸩访遗文,编成五卷,为之序。”说明该文集是

3、朋友编集而成。正因有吕才的编集,王绩的作品才得以流传。又如《骆宾王集》十卷:“其卷首有鲁国郗云卿序,言宾王光宅中,广陵乱,伏诛,莫有收拾其文者,后有敕搜访。”《李翰林集》二十卷:“《唐志》有《草堂集》,李阳冰所录也。”这些都说明,虽然孔子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思想深入儒士的价值观念中,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生前及时保存自己的诗文作品的重要性。到唐中后期,文人们开始有意识的辑录自己的诗文成集。《元子》十卷,《琦玗子》一卷,《文编》十卷,陈氏曰:“蜀本但载自序”,这一句话,说明了文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开始觉醒。如白乐天《

4、长庆集》七十一卷,陈氏曰:“《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孙樵《经纬集》三卷,“其文自为序,凡三十五篇,盖其删择之余也。”这说明了文人在编集自己的文集时,不是所有的都有收录,是有选择性的,这与他人为自己编集文集无论好坏、均辑录之相比,更能见出的精华所在,但由于作品的不齐全,也可能导致对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和误解。《文泉子》十卷,陈氏曰:“……自为序云:‘覃以九流之言,配以不竭之义,曰[泉]。’”陆龟蒙《笠泽丛书》四卷,晁氏曰:“其集自序云:‘自乾符六年春,卧病笠泽时,亦隐几著书,

5、诗赋铭记,往往杂发,混而录之,故曰[丛书]’”。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晁氏曰:“集自为序,以‘濯缨亭’、‘一鸣牎’名其集”在序文中说明了辑录和命名的原因,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出文人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他们的由开始的只管写作,不论流传,到后来的自己编集、自己作序,这些转变对后世的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文学发展、作品流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和文学价值。  从唐人的别集提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的文学思想的发展概况。在《东皋子》十卷中,周氏《涉笔》曰:“旧传四声,自齐、梁至

6、沈、宋,始定为唐律。然沈、宋体制时带徐、庾,未若王绩剪裁锻炼,曲尽清玄,真开唐诗也”,这段话虽然是对王绩诗风的评价,但从中也折射出了初唐诗文发展的基本趋向。《骆宾王集》十卷,容斋洪氏《随笔》曰:“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骈俪作记叙碑碣,盖一时体格如此,而后来颇议之。”既说明了当时的文风,也介绍了当时一些文人对这一文风的接受情况。关于文学思想发展的概况,在《陈子昂集》十卷中更为明确,晁氏曰:“子昂少时以豪侠使气,及冠折节为学,精究坟籍,耽爱黄老、易象,尤善属文。唐兴,文章承徐、庾遗风,天下祖尚,至是始变雅正,故

7、虽无风节,而唐之名人无不推之。”不仅介绍了陈子昂文集的文风,还包括了他的思想源流和文风在当时的反响。从马端临辑录的这几部别集中的提要,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唐初诗文风格的渐变过程和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这对我们考察唐诗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和丰富的资料。  从晁氏曰和陈氏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这二者有关藏书目录的提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补充。晁氏摘要:从唐代文集著作发展的基本情况、晁氏曰和陈氏曰的内容上的互补、唐朝文学思想发展的概况和马端临的思想价值取向这四个方面,解读《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对唐代别集提要的著录的价值与

8、意义。  关键词:《文献通考·经籍考》;唐代别集提要;晁氏曰;陈氏曰  :G256.1:A:1006-026X(2012)09-0000-01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开创了辑录体提要这一体例。这种体例广泛辑录有关资料来揭示和评论图书内容,其特点主要是辑录典籍,全采前人序跋,置于自己书中。《文献通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