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

ID:21738805

大小:9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4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_第1页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_第2页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_第3页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_第4页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半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上半年虚假新闻基本特点及态势  阅读背景: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虚假新闻,国家网信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要求各网站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严禁盲目追求时效,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通知》要求,各网站要进一步规范包括移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在内的各类网络平台采编发稿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机制。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唇舌,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

2、勃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一、2016年以来虚假新闻的基本特点  与2015年同期相比,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有影响力的虚假新闻案例似乎更受舆论诟病,传播与公共讨论热度更高。总的来看,2016年上半年的虚假新闻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虚假新闻案例呈现持续性高发,新闻失实趋向常态。笔者通过检索发现,2016年上半年“假新闻”报道数量相比2015年同期有增无减,各媒介平台关于“假新闻”报道居高不下。相比于去年,2016年一些假新闻事件舆论影响更大,给舆论场带来较大的公信伤害。2016年发生的“上海

3、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安徽男子术后右肾丢失”事件等报道均引发阅读量超千万级甚至数亿级的网络热议。表1:各媒介平台关于“假新闻”报道情况(篇)   第二,信息不对称下的新闻搭车现象日益突出。在今年爆发的虚假新闻事件中,不少来自公共热点事件演变过程中发生信息偏差所致。特别是在突发性热点中,不确定性环境下不断膨胀的资讯需求与信息混杂给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如进入6月份以来,全国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温州、青岛等多个城市居民朋友圈疯传“紧急通知:今晚将有特大暴雨”等类似假消息。再如魏则西事件中,不仅出现“国家信访局为近百名相似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假消息,连

4、马云也不幸躺枪,被多家媒体、微信公号发表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言论、态度。  第三,虚假新闻的生命周期较短,往往很快就会被挖掘揭露,舆论反转频频上演。正所谓吃一碟长一智,在经历大量新闻反转闹剧之后,舆论场生态也在自我进化提高免疫力,网民有了更深刻的理性反思,“让新闻先飞一会”“坐等真相”等日渐成为网民的集体共识。如6月初的一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帖文在朋友圈里刷屏,但仅仅过了不到一天,该文就遭遇网民的层层阻击,不断有网民发文怀疑这篇热转文是营销软文,而更多的批评则指出,文章存在技术上的断章取义,它反映了片段或某个切面的真实,但背后却又更多地是在标签化甚至

5、妖魔化农村。微信公号“乡愁影像计划”更是发布了《谈谈X博士的刷屏文-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一文逐条分析并推翻了文中的论点与逻辑。   第四,互联网环境下的虚假新闻呈现出高度的媒介融合特征。假新闻能引起轰动效应,跟当下自媒体与大众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出现传播接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梳理发现,在事件初级传播链条中,一些媒体为抢时效、片面求快、不注重调查核实,将自媒体爆料加工成“新闻”匆忙发声。如在去年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一事中,最早的暴打视频由社交媒体传出,媒体跟进报道后,女司机及其家属的单方表态成了各路媒体竞相报道的卖点,众声喧闹中,却罕见多元化的对冲调查。而在今年

6、“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这则最早源自地方论坛的帖文,在经@华西都市报、@东方今报、@重庆商报等诸多媒体微博转载后,随后迅速登上腾讯、凤凰等各大国内新闻媒体,一篇网帖至此“华丽”转身成“新闻”。  二、追根溯源:2016年虚假新闻成因简析  2016年发生的几起重大虚假新闻案例,曾引起各界多元化思考。在纷纷扰扰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下,社会各界对新闻真实的需求要远高于过去,对虚假新闻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  (一)虚假新闻的主要类型  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目前来看,国内窜行的虚假新闻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事实性失真,即源头性报道出现错误导致新闻事件

7、本身的捏造,这里面又包括宏观性失实与微观失实两方面,前者侧重事件内容毫无事实根据导致事件压根不成立,如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纯属记者主观虚构杜撰(故意性失实)。无中生有、虚构新闻无疑是最恶劣的新闻造假方式。后者则侧重新闻六要素不全、报道细节出现信息残缺导致一些事实细节有出入,如《我的右肾去哪了》新闻事件中,患者“肾消失”是真实的,但原因以及溯源结论则是错误的,再如湖南邵东医生被“铁锤击打致死”误传事件。这里面,既可能包括新闻事实复杂性客观导致的采编信息结构性不全,也包括记者编辑本身主观偏好,在对部分事实“加减法”加工过程中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