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

ID:21740371

大小:4.57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0-20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_第1页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_第2页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_第3页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_第4页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驱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FundamentalsofPowerElectronicsTechnology电力电子技术基础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第二部分电力电子器件6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第四章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和保护驱动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较理想的开关状态,缩短开关时间,减小开关损耗,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器件或整个装置的一些保护措施也往往设在驱动电路中,或通过驱动电路实现驱动电路的基本任务:将信息电子电路传来的信号按控制目

2、标的要求,转换为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可以使其开通或关断的信号对半控型器件只需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对全控型器件则既要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又要提供关断控制信号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和保护——驱动保护电路概述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和保护驱动电路还要提供控制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环节,一般采用光隔离或磁隔离光隔离一般采用光耦合器磁隔离的元件通常是脉冲变压器光耦合器的类型及接法a)普通型b)高速型c)高传输比型电流驱动型和电压驱动型——驱动保护电路概述4.1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相控电路: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a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起始相位

3、来控制输出电压大小采用晶闸管相控方式时的交流交流电力变换电路和交交变频电路(第7章)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为保证相控电路的正常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应保证按触发角a的大小在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对于相控电路这样使用晶闸管的场合,也习惯称为触发控制,相应的电路习惯称为触发电路。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相控电路以及驱动要求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单结晶体管单结晶体管:特殊的半导体器件,三个引出端,只有一个PN结在高电阻率的N型半导体基片上引出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在两基极之间靠近b2出掺入P型杂质,引出发射极e为分压比,一般为0.

4、3~0.9晶闸管的触发电路Ue

5、冲晶闸管的触发电路C的充电时间常数,决定脉冲电压uG的产生时刻放电时间常数,决定脉冲宽度——单结晶体管组成的简易触发电路Re的取值范围振荡频率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输出可为双窄脉冲(适用于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的电路),也可为单窄脉冲三个基本环节: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同步环节。此外,还有强触发和双窄脉冲形成环节※点击此处看原理图1)脉冲形成环节V4、V5—脉冲形成V7、V8—脉冲放大控制电压uco加在V4基极上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脉冲前沿由V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时间常数R11

6、C3有关。电路的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P二次侧输出,其一次绕组接在V8集电极电路中。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脉冲形成环节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脉冲形成环节V4、V5——脉冲形成V7、V8——脉冲放大控制电压uk加在V4基极上。uk对脉冲的控制作用及脉冲形成:uk=0时,V4截止。V5饱和导通。V7、V8处于截止状态,无脉冲输出。电容C3充电,充满后电容两端电压接近2E1(30V)——脉冲形成环节※点击此处看原理图※点击此处看波形图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大于0.7V)时,V4导通,A点电位由+E1(+15V)1.0V左右,V5

7、基极电位约-2E1(-30V),V5立即截止。V5集电极电压由-E1(-15V)+2.1V,V7、V8导通,输出触发脉冲。电容C3放电和反向充电,使V5基极电位,直到ub5>-E1(-15V),V5又重新导通。使V7、V8截止,输出脉冲终止。脉冲前沿由V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时间常数R11C3有关电路的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P二次侧输出,其一次绕组接在V8集电极电路中V7.0K=u——脉冲形成环节※点击此处看原理图※点击此处看波形图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波形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2)锯齿

8、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锯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本电路采用恒流源电路。恒流源电路方案,由V1、V2、V3和C2等元件组成V1、V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