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

ID:2175130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_第1页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_第2页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_第3页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_第4页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布里吉特#8226;施维格和艾丽斯#8226;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摘要: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分别是德语和英语著名的女性小说家,作品都体现出主人公由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心路历程。本文以她们的著作《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紫色》为例,探讨这两部小说的相似的主题以及艺术特色,从而发掘两位女作家的妇女主义思想。  关键词:妇女主义文学;布里吉特•施维格;艾丽斯•沃克    1.引言  布里吉特•施维格是一名奥地利女作家,出身于奥地利林茨城一位医生家庭。《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这部小说则取材于她的切身经历,是她对自己过去进行的一

2、次认真的剖析。之前,她一直默默无闻,直到《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这部小说问世,她才开始受人瞩目。  艾丽斯•沃克,20世纪美国黑人女权主义者,更是一位在美国文坛颇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她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成长于美国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她的作品内容主要描述黑人妇女的爱与恨,表现她们追求自我解放和个性完整的斗争,其1982年出版的《紫色》更是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畅销小说。  这两位世界文坛女杰尽管相距甚远,但令人称奇的她们的创作主题、艺术风格竟如此相似。  2.《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紫色》的对比  施维格的《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在奥地利问

3、世后,在女性读者中激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引起了德语国家文学评论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被列为70年代德语文学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施维格描述了奥地利林茨城一位名医女儿的婚姻遭遇。小说的主人公“我”顺从了父母的世俗价值取向嫁给了一个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尽管,“我”心中深爱着别人。婚后,两人同床异梦,痛苦万分,毫无爱情可言。为寻求解脱,“我”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然而却陷入了更深的精神痛苦中。“我”曾经想以死了却人生,可难下决心。在不断内省冥想后,“我”终于战胜自我,冲破了世俗婚姻观念的束缚,和丈夫离婚开始新的生活。“我”最终找回了失落的“我”,从自我否定走向了自我肯定。  同样,艾丽斯•

4、;沃克的小说《紫色》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紫色》根植于美国黑人区生活,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背景是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14岁的黑女孩西丽被继父强奸,后来被迫嫁给一个已有四个孩子的X先生,婚后,她受到丈夫的百般虐待,但后来在丈夫的情人莎格的帮助下,逐渐变得独立,由自我否定转向了自我肯定。  2.1思想内涵的对比  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我”和西丽都是一开始甘心被压迫,对父母或对丈夫言听计从,不敢反抗。她们一直处于逆来顺受、无助的迷茫状态,这是她们否定女性自我的一种体现。然而,最后她们冲破压迫,逐渐从麻木走向觉醒,开始寻找人格的独立

5、和自我的价值。这则是她们自我否定走向新生,走向自我肯定的一种体现。  然而,她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首先,阶级地位不同。“我”是一个大家闺秀,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医生,可看出“我”生活在德国社会的上层。而西丽是一个生活在美国南部的黑人女孩,因为是“黑人”,所以地位不如白人,又因为是“女性”,所以地位不如男性。可见,西丽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但不论是上流社会的“我”,还是最底层的西丽,都是受束缚,受压迫的对象。  其次,反抗对象不同。“我”要反抗的是对世俗婚姻的妥协意识,反抗传统的婚姻模式。而西丽反抗的是白人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男权社会中的性别歧视。  最后,反抗过程不同。“我”为了寻求解脱,而

6、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一次次地与医生阿尔伯特幽会,试图从他那里寻求慰藉与保护。“我”的这种反叛,虽然幼稚,但却是对传统门户婚姻关系的嘲弄。“我”在看清了阿尔伯特的利己主义面目后,开始反省自己。而西丽不是孤军奋战,她有很多的好姐妹,在妹妹耐蒂的启发下,在丈夫的情人莎格的帮助下,在索菲亚的影响下,一天天的,她懂得了反抗。  综上,不论阶级地位,反抗对象和反抗过程如何不同,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我”和西丽所取得的结果是一样的,最后都解除枷锁,摆脱束缚,走向新生。这就体现了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两部小说都为妇女主义文学,即倡导女性走出生活之误区,摆脱压迫

7、,重新认识自我价值,体现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的文学作品。  2.2艺术表现的对比  两部作品相似之处不仅表现在思想内涵上,还体现在艺术特色上。施维格的《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是以回忆和内省交织成篇,把“我”丰富而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深感主人公自身的悲哀。同样,虽然沃克的《紫色》是以书信体的叙事手法展开,但她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西丽的内心深处,她的忍受、无奈、痛苦和快乐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