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史志之窗》

《周村史志之窗》

ID:21754832

大小:14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24

《周村史志之窗》_第1页
《周村史志之窗》_第2页
《周村史志之窗》_第3页
《周村史志之窗》_第4页
《周村史志之窗》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村史志之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村史志之窗》2013第2期(总第6期)周村史志之窗编印:周村区史志办公室总编:吴卓春主编:郭济生编辑:柳桂云 韩其永   甘爱华 徐以磊E-mail:zcdfz@126.com编辑部电话:0533-6195393地址:周村区政务中心6楼   史志办公室承制:淄博锦俊达印务有限   公司目录周村史料 王建安将军在周村于洪谋3 朱爱清等出席全国工商家属代表大会郭济生9商埠文化 周村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4史料辑存 山东淄博制丝厂16峥嵘岁月 参加周村四次解放的老革命 ——李彦达访问记郭济生21周村名人 中共九大

2、代表刘秀珍 卓春 济生24历史长廊 英国女作家的周村寻“亲”之旅 吴 佳28 矿山节能推广站落户周村始末 王谋怡口述 李国经撰稿32周村大事记 周村历史大事记郭济生41王建安将军在周村于洪谋  周村城南的米粮山,又名米山,曾因春秋时齐桓公在这里建虚粮塾以迷惑楚人而闻名于世。在它的脚下有一个村庄名叫孟家堰。  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中,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上将带领干部战士来到周村孟家堰村,按照上级按排和村民一起进行“四清运动”,同时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尽可能地为当地村民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给周村人民留下了难

3、以磨灭的印象。治山治水建设新农村  1965年下半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王建安将军率领济南军区“四清”工作队进驻孟家堰村。工作队成员还有军区副参谋长李隧英、作战部部长刘致忠、情报部部长×××,连同工作人员、警卫人员和战士共计150余人。首长和工作人员一律身着便装,以普通干部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王建安对外称王大爷。在公开身份以前,群众都亲切地这样称呼他。工作队依据上级部署,抓了一段“清组织”、“清政治”的阶级斗争后,当年秋后即带领村民开展了农业学大寨活动,并提出了田、林、水、路综合治理的规划和口号。田,是在米

4、山北麓建设大寨田;林,是植树造林,绿化米山;水,是打机井,修环山渠,引水上山;路,是修筑南去米山村,西至杜家庄,东去樊家庄的土公路。  工作队首先于1965年冬季抓了农田水利建设,把米山北麓山坡建成了层层梯田,并带领群众打了4眼机井和1眼呈梅花形的大井。大井井中有洞,洞中有井,清泉涌流,水质甘美,王建安将军最喜欢用其冲茶。以后人们才知道,这就是孟家堰村所特有的驰名各地的矿泉水一一禹王山矿泉水的源头。此外,还修环山渠300米,敷设地下管道50米,在山坡建提水井,安装水泵,使地下清澈的泉水飞上了米粮山。  19

5、66年春,工作队带领群众,在米山北麓的山上山下,栽满了苹果、核桃、桃树、桑树、松树和杨树,在村内架设电线、安装电灯。入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孟家堰村民第一次告别了煤油灯和各种原始的照明工具。  农业学大寨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时代烙印。但是,经过王建安将军、工作队和全村人民的艰苦奋斗,当时孟家堰村确实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工作队的王昆鲜同志曾谱写歌曲一首,领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歌唱,以抒发激情,鼓舞斗志,开首一段是:  有一个村庄叫孟家堰,  就在米山以北周村南。  人人都说这个地方好, 

6、 俺说这个地方是金不换。  王建安将军对植桑养蚕可谓情有独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将军率领人民子弟兵在沂蒙山区和日寇浴血奋战的时候,就在戎马倥偬之余,研究过蚕桑,他常对工作队员们说:“沂蒙山区的人民家家植桑,桑叶能养蚕,蚕丝可织绸,桑葚、蚕蛹可食,蚕食可喂猪,桑皮可造纸。可以说,桑树浑身都是宝。”建国后,将军在治军之暇,还不忘涉猎典籍,关心丝绸业的发展。他认为丝绸在古代为皇室贵胄所独占;今天既是劳动人民的服饰衣料,又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我们应大力发展丝绸产业,使蚕丝制品进入千家万户,美化劳动人民的生活。他常

7、说,周村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乡,孟家堰地处周村近郊,具有支援工业的义务和发展蚕桑的条件。我们要无愧于丝绸之乡的光荣称号,就要大力植桑养蚕,支援城市建设。  1966年一个初春的上午,将军带领随从专程到淄博制丝厂参观,他专注地听了该厂负责人的汇报,又饶有兴趣地观看了生产人员的操作技术表演,对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回村后即召开队委会,提出在孟家堰及其附近村庄大搞植桑养蚕活动。会后,即由周村区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四清”工作队队委委员王如玉同志向淄博市“四清”工作团作了汇报,并经由市林业局从邹平县和周村区苗

8、圃分批调进乔木结桑幼苗10000余株,在当年的植树节前后开展了以孟家堰为主体的大规模的植桑活动。  早春天气,乍暖还寒,孟家堰村的200多名村民和100多名解放军战士,脱掉棉衣,挥汗奋战,在米山北麓400多亩地的堰边上,栽桑6000余棵。所栽之桑,当年夏天即发芽伸枝,茁壮成长。站在山顶向北望去,横成排,竖成行,生机昂然,蔚为壮观。  在植桑活动中,王建安将军经常巡回检查,现场指导。那时他已年近花甲,又患严重的高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