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复习题a

《刑法》复习题a

ID:21755588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刑法》复习题a_第1页
《刑法》复习题a_第2页
《刑法》复习题a_第3页
《刑法》复习题a_第4页
《刑法》复习题a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复习题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刑法》复习题A一、填空题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和科学。2、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3、立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4、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5、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和6、根据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7、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和。8、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或者处罚。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2、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2、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3、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地原则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5、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B.犯

3、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6、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15日以上15年以下C、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D、1日以上20年以下7、数罪并罚时,拘役的最高刑期是()A、6个月        B、l年        C、2年      D、3年8、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9、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A、火车、汽车

4、、电车、拖拉机 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 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 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 10、某甲意图杀某乙,乘乙在和他人打牌之机,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炸伤了在场的某丙和某丁,炸毁某丁电视机一台,价值人民币80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是()A、爆炸罪      B、故意杀人罪C、故意伤害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三、名词解释1、非法拘禁罪2、犯罪中止3、牵连犯4、自首5、刑法溯及力四、简答题1、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什么?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3、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构成特征。4、简述

5、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5、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哪些限制性规定?6、简述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五、论述题试述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异同。《刑法》复习题B一、填空题1、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或者处罚。2、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仅存在于犯罪中,犯罪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停止形态。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或者处罚。4、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或者自动,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5、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6、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除应当具备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等三个特征

6、外,还必须具备的特征。7、醉酒的人犯罪,刑事责任。8、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与9、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10、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减轻或者处处罚。11、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因而依法应当的行为。二、选择题1、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A.文理解释B.扩张解释C.类推解释D.限制解释2、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行为 B、犯罪构成 C、法益 D、因果关系 3、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

7、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 D.乙单独负刑事责任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A.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B.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C.应当独立剥夺政治权利D.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5、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6、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

8、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