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ID:21767721

大小: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4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式学习导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新课程提倡新型的教学观,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市公开课《心灵的慰藉——中国佛教美术》教学中,运用《自主式学习导航》,探讨了一种新型的美术鉴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身探索和努力获得知识,改变了美术鉴赏中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领航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课堂形式。  关键词:《自主式学习导航》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用    一、案例背景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

2、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身探索和努力获得知识,改变美术鉴赏中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尴尬局面;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领航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尝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加入《自主式学习导航》学生作业纸的设计,并在参加市公开课《心灵的慰藉》时将其付诸实践。  《心灵的慰藉》这一课选自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美术发展的历程。本课主要结合一些具体作品,了解宗教对美术的创作内容、形式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

3、响;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以及他们与宗教观念的关系。本课可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分析中国佛教美术的各种形态。第二课时主要分析国外宗教美术形态。在此,我以《心灵的慰藉——中国佛教美术》为题,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  这部分内容介绍中国佛教美术,主要遗迹是中国的四大石窟,其中代表性的美术样式是雕塑和壁画。本课内容主要包括:1.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对美术的创作主题、风格样式、物质媒介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2.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石窟艺术的艺术形式与体现的观念。3.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的本土化现象。  佛教本身离学生比较遥远,

4、课前可以建议学生主动查找一些有关资料和故事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本课的《自主式学习导航》,通过知识竞赛、图表归纳的方式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  二、课堂实录  预备铃响起,每位同学都拿到了一份《自主式学习导航》学习纸。  师:大家拿到《自主式学习导航》了吗?请同学利用课前时间仔细阅读一遍导航,并带着导航上的问题进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用竞赛调动课堂气氛  上课铃响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心灵的慰藉——中国佛教美术》。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开心辞典》,考考大家对佛教到底有多了解。  幻

5、灯片展示《开心辞典》的游戏规则——给学生3分钟填写导航中的知识竞赛部分,时间到后,每组选一同学作为代表提交竞赛答案,以哪组同学回答问题多且正确为胜。(班长为记分员)  (计时开始后,所有同学都投入紧张的讨论中,尤其每组选出的代表更是非常专注,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师:时间到,下面请同学和我一起看看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学生显得异常兴奋,尽管我和大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陌生感一下子消失了,他们都大声地说出自己知道的答案,师生间有了第一次成功的交流。)  班长核分得出优胜组为第三组。  (二)用故事引发学生共鸣  师:

6、你知道佛教诞生于哪个国家,创始人是谁吗?  生: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摩尼。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有感于人生无常,有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创立佛教。原始佛教的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  师:你知道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吗?  生:两汉时期。  .师: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目前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有“西汉末说”、“西汉末东汉初说”和“东汉初说”。其中尤以“东汉初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佛教界一直有汉明帝派使者西行求法,使佛教初传中

7、国的说法。据载在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梦见有神人飞行于殿前,第二天,他就向大臣询问此神的来历。大臣博毅称:西方有得道者名“佛”,陛下梦见的恐怕就是他。明帝就派蔡愔、秦景等人到西域求佛法。使者到达西域的大月氏国后,遇到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华。于是两人便携带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来到洛阳。明帝为此特意建造了白马寺。在寺中,二位高僧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一般认为这是中土最早的佛经译本。  (三)用导航引领合作探究  1.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同座位合作完成问题探究一“佛教何时进入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主要集中

8、在中国哪些朝代?有哪些代表作品?”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首先去山西云冈石窟看一看。  教师播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视频片段,简介石窟历史。  师:欣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的佛造像(露天大佛),比较印度犍陀罗时期佛造像,分析北魏时期佛像有何特点。  生:露天大佛形象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