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ID:2177087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_第1页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_第2页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_第3页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_第4页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跨越陷阱国家的一个共同点是能够通过创新促使产业升级,从而迈进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一国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共识一是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勇于创新的企业;二是政府应提供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其中包括政治与经济的稳定、良好的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的金融体系、社会的包容、健全的法制、产权保护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实施产业政策。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升级;不断创新;产业政策  2

2、012年10月27日,亚洲开发银行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第31次CMRC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发布了双方合作的报告《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本文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观点,并就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没有一个严格定义,通常指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一般把它与拉美和某些东南亚国家联系在一起。 中等收入陷阱有许多典型的例子。拉美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国家六

3、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现在还是中等收入国家。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反例。虽然各个国家陷入陷阱的原因不同,一个共同特征是当劳动力由过剩变为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时,产业不能实现升级,导致一国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以低成本优势竞争,又不能和高收入国家在高价值产品上竞争。而跨越陷阱国家的一个共同点恰恰是它们能够通过创新促使产业升级,从而加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一国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对此有共识也有争议。共识主要有两点:一是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勇于创新的企业,因为企业是

4、创新主体。二是政府应提供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其中包括政治与经济的稳定、良好的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的金融体系、社会的包容、健全的法制、产权保护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实施产业政策。每个国家国情各异,政策的着力点也应不同。  二、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中国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可归结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改革开放。二是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能源。三是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经常碰到的市场“失灵”问题,如信

5、息不对称、协调不完善等。其他成功因素还包括国民的高储蓄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人口红利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  但中国经济发展也伴随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使中国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报告讨论了六个主要问题。第一是中国技术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尽管中国劳动生产率高速增长,但2009年其水平只有美国的10%左右。中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产品出口国,但大约80%是加工贸易,附加值很低,iPod、iPad、iPhone就是典型的例子。产业升级需要一大批勇于创新的企业,但是中国民企规模相对较

6、小,国企生产效率激励机制有待改进。  第二是工资上涨与人口老龄化会侵蚀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如图1所示,近年来中国实际工资增长率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中国正在接近刘易斯拐点。且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第三是经济增长来源不平衡。需求方面主要是居民消费不足,供给方面主要是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如图2所示,我国服务业就业占比只有34.6%。经济结构失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体制改革不到位。如高投资率与要素价格扭曲,国企和地方政府过分追求高投资与扩张的行为有关;市场准入

7、限制、城市化程度低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增加一个国家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脆弱性。持久的贸易顺差也会加剧全球的经济失衡,并导致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要素价格的扭曲,一方面提高了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削弱中国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第四是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均消费的基尼系数仅为30左右,2008年达到43.4,在亚洲属于偏高水平。中国农村贫富差距比城市更大。虽然技术进步、全球化分工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在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反映了经济改革不到位。如户籍制度;大量行

8、政干预资源配置产生寻租机会;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  第五,能源与水资源的制约与环境可持续性。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水资源短缺和能源供应安全也可能成为将来增长的制约因素。  第六, 日益挑战的外部经济环境。如图3所示,最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各国采取歧视性贸易措施的首要目标。中国在制订经济政策时需充分考虑政策的外溢因素,以保证稳定和谐的外部经济环境。  三、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选择  中国应如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