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

ID:21774608

大小:119.1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4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_第1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_第2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_第3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_第4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新建沥青路面路基路妞课程设计计算书(新建沥青路面)(1)基本要求东北某公路部分路段拟建一条4车道的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路妞结构厚度设计,其中需给出三种结构组合方案,并尝试经济技术比较给出最优方案。(2)气象资料该公路所在地区为V2区,最低气温为-15"C。(3)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沿线土质为紫色粉质粘性土,地下水位距地表为1.2m,路基填土高平均为0.7m。公路沿线有大量碎石集料,筑路材料丰富,有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供应。(4)交通资料据预测该路竣工初年的交通组成如表1所示。使用年限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10%。(6)新建路面厚度设计a、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按设计回弹弯沉和容许弯拉应力两个设计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确定交通量等级,面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Id和容许弯拉应力?R。当量标准轴载数N:以巧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N??Cl?C2?ni(i)4.35Pi?l71335.303(次/円)K轮组系ni一一各级轴载作用次数;p一一标准轴载;pi一一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cl——轴数系数,cl?l?l.(2m?l),其中m为轴数;c2数,双轮组取为1;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Ne:[(l?r)t?l]?365Ne?

3、?Nl??[(l?0.1)15?l]?365Ne??1335.303?0.45?697(万次)0.1路面设计弯沉值Id:ld?600Ne?0.2?0.2AcAsAB?600?(697?104)?1.0?1.0?1.0?25.67(0.01mm)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表1②当以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12i?(0.01mm)?Pi?''N?CCn?Cl'?l?2(m?l)?P?i?l42(次/日)K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Ne:tNe??l?r??l??365?N???[(l?0.1)1?1]?365?1033.812

4、??0.45?539.(万次)50.115ld?600Ne?0.2?0.2AcAsAB?600?(539.5?104)?1.0?1.0?1.0?27.02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轴载计算与累计轴载前轴重(kN)24.645.120.1后轴重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交通量(次/日)(kN)67.8120460101.512040072.622420022240400150汽车车型东风KM340江淮HF150东风SP9135B五十铃EXR18L60.0100.03江淮HF140A18.941.81五十铃NPR595G23.544.01换算方法弯

5、沉及沥青层拉应力指标累计交通轴次697万次表3交通等级属于中交通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路基填土高平均为0.7mo0100半刚性层拉应力指标539.5万次该路段处于V2区,土质为紫色粉质粘性土。杳表得Hl?2.0〜2.2m、H2?0.9〜1.1m,地下水位距地表为1.2m,路基填土高平均为0.7m,计算路槽底至地下水位的距离HO:H0=1.2+0.7=1.9mHl?H0?H2,所以该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紫色粉质粘性土,查表14-9得路基土的平均稠度0.90??c?1.05,査表14-11得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EO?36.5

6、MPa。2.初拟路面结构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了两个方案。按计算法确定方案一、方案二的路妞厚度。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的功能等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方案一••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混凝土+2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7cm水泥石灰砂砾土层,以水泥石灰砂砾为设计层。方案二: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3cm密集配沥青碎石+20cm水泥稳定砂砾+16cm级配砂砾垫层,以水泥稳定砂砾为设计层。方案三:4cm细粒式沥

7、青混凝土+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5cm密集配浙青碎石+35cm级配碎石。3.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1)实验材料的确定半刚性基层所用集料取自沿线料场,结合料沥青选用A级90号,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F40-2004)相关规定。(2)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略)(3)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①根裾设计配合比,选区工程用各种材料制作,测定设计参数。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jO57—94)中规定的项目顶妞法测定半刚性材料的抗压回弹量。②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8、程》GT」052—200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测定20°C、15°C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