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

ID:2177628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_第1页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_第2页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_第3页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_第4页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公路隧道塌方不仅威胁着公路的日常使用,同时还影响了我国交通运输秩序,因而对我国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此,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浅埋段特大塌方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包括地表排水等一系列的综合技术处理措施,并针对岩溶地区注浆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处治后的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的综合处治技术是可行的。  关键词: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综合处治技术  0引言  某隧道是作为该告诉公路的核心控制工程,在高速公路使用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隧道使用的过程中,

2、其上行隧道起讫里程为ZK37815-ZK41400,长3585m;下行隧道起讫里程为YK37815-YK41395,长3580m,隧道净宽10.5m,净高5m,与此同时,在隧道构建的过程中,两座隧道都处于直线与曲线的位置修建中,且角度处于2.2%的单下坡。  1特大塌方事故发生经过  当隧道开挖至YK40466处,并完成初支里程至YK40466,在2次出碴及清理工作面过程中,上导坑左下方出现1处小型溶洞,并发生突泥,方量约10立方米,且掌子面有掉块现象,而洞外已下起了中雨,为安全起见,洞内停止作业,并加强了地表观测。21个小时

3、后,地表塌陷区内的积水和土体突然垮塌,大量地表汇水涌人隧道,洞内突泥及石块涌出的长度约110m,地表形成1个直径30m、深23m的大陷坑,塌方数量为15000立方米,为特大型塌方,致使隧道施工中断,第二天塌方停止。  2特大塌方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处的地质概况为:表层为第四系土层,主要是黄色亚粘土以及较少的砂岩碎石块,土层厚度为1米到2米之间,层间结合较差,属于块碎状镶嵌结构;基层也属于块碎状镶嵌结构,层间结合较差,主要是灰色白云岩。  塌方冒顶段的围岩风化程度较重,完整性差,呈现碎裂散体结构,岩体中含有许多亚粘土和软泥,

4、岩溶水丰富,亚粘土呈流塑状态,容易由于岩体失稳导致大型坍塌事故发生。隧址区的地貌形态比较特殊,由山、岭、槽构成独立的单元,塌方冒顶段在槽谷中心,覆盖层厚达22m—28m,地表用于农田灌溉的径流十分丰富,有河流穿过隧道线路,地下水也十分丰富,槽谷区有封闭式的贮水单元,隧道施工破坏了封闭状态,水的作用下极易导致塌方。另外,施工期间受工序安排的影响,在塌方冒顶段只做了初期支护而没能及时做仰拱,没有形成闭环,导致结构受力下容易产生塌方。  3综合处治技术  由于塌方段是农田,地表处理较为困难,考虑到坍塌已经基本稳定,选择洞内外两条线分

5、别处理的方案。具体如下:  3.1地表临时排水  地表临时排水设施时在排水沟施工之前在河流与隧道开挖边界距离50m处的上游做土袋围堰,在陷坑周围10m之外做截水沟连通围堰,截水沟底宽、顶宽、深分别为0.8m、1.2m、0.6m,使用复合防水板做流水断面,从而形成排水系统,以避免河水流入洞内。  3.2洞内清淤  从洞内塌方尾部开始做清淤平台,长30m,高度在2m到3m之间,单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为0.5m×0.3m。接着应及时阻止塌方突泥体的扩张延伸,在其阻止的过程中,多采用清淤平台形成特定范围内的高度,且使用隧道外地弃渣

6、来控运隧道坍塌的现状。与此同时,在清淤的过程中,仍需不断推进操作平台,在其操控过程中,平台的高度则依据淤积高度来调整,由此则能充分避免淤积体重新处于下滑或是垮塌的状态。  3.3工作面预注浆  选择超前分段注浆的方法进行工作面预注浆,分段长度为6m,注浆厚度需要保证洞内塌方体以设计拱顶标高以上3m的松散体固结,压力为1.0MPa到1.5MPa之间,使用Pa,速度为30L/min—60L/min,加入1%到3%的缓凝剂,凝结时间在5min到8min,扩散半径为1.0m。  3.5开挖与支护  采用人工开挖,对有基岩出露处等位置可

7、以先进行松动爆破之后再进行人工开挖。开挖选择上中下短台阶分部进行的方式,台阶长度在5m以内,进尺为0.5m,并预留0.2m的下沉量。上半断面预留核心土,采取环形开挖的方式,以确保掌子面安全,下半断面左右错挖,采用马口形式开挖,错开长度处于3m到5m之间,并在开挖后及时清底,以做仰拱形成封闭。  初期支护选择钢拱架、小导管、钢筋X、C20混凝土的支护体系,钢架使用Φ22螺纹钢筋连接,钢筋间距为1m,C20混凝土厚度为0.25m。初期支护需要及时,尽早喷混凝土封闭,缩短围岩暴露时间,以及时形成受力条件。  二衬加强处理将主筋从原设

8、计的Φ22换成Φ25,将纵向间距从原设计的0.25m换成0.20m,将衬砌混凝土标号从原设计的C25换成C30。  3.6陷坑回填  管棚基本稳定并且二衬完成后,进行陷坑回填。在陷坑四周修坡比为1:1的坡,在表面做厚为0.1m的Φ8钢筋X并喷射0.1m厚的混凝土,X格规格为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