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

ID:21788428

大小:20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0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_第1页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_第2页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_第3页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_第4页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理学(第15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教学目的:熟悉法律效力的含义和本原;掌握法律的生效范围及其相关规则;领会守法的含义、要素和条件;认识法律监督的含义、种类和理论根据;理解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法律监督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法律效力的本原和层次规则;守法的要素;法律效力向法律实效的转化。教学时数:3学时。一、法律效力(一)法律效力的含义和制约因素法律效力是指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所具有的赋予力和约束力。而在外延上,法律效力表现为法律的效力等级、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和事件等)等等。法律效力一般要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国家强制力。二是法律规范的合法性。三是制

2、定主体的地位。四是适用范围。五是制定时间。法律效力(二)法律效力的范围即法律对哪些人、哪些事、在何种空间范围和时间范用内有效,从而发挥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1.法律的对人效力范围(1)法律对中国公民和中国组织的效力范围。(2)法律对外国人的效力范围。2.法律的对事效力范围法律对事的效力通过三条原则体现出来:其一,事项法定原则。其二,一事不再理原则。其三,一事不二罚原则。3.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1)法律的域内效力。(2)法律的域外效力。4.法律的时间效力范围法律的时间效力范围是指特定的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生效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3、1)法律的生效时间。(2)法律的终止效力。(3)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现代国家通常实行两个相互补充的有关法律溯及力的原则,即“不溯及既往原则”和“有利追溯原则”。(三)法律效力的等级规则法律的效力等级是指在一国法律体系的各种法律渊源中,因制定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而形成的法律的不同效力层次。法律效力等级规则又称解决法律效力冲突的原则。1.法律效力等级的一般规则(1)宪法的效力高于所有其它法律的效力。(2)上级法律的效力高于下级任何法

4、律的效力。2.法律效力等级的特殊规则(1)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2)新法优于旧法。(3)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4)国际法优于国内法。二、法律的遵守(守法)(一)守法的含义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或权利并履行义务的活动,也就是遵守法律、符合法律、依法办事。守法是现代社会法律实施的普遍要求。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行公务,既不能权力膨胀、越权干涉,也不应权力萎缩、失职渎职。二是国家机关在非公务活动中必须自觉守法,不得假借公共权力去牟取私利。三是自然人和社会组织在各种活动中,必须自觉接受国家机关的合法的组织

5、、管理、裁决,必须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依照法定的条件、方式和程序去实现与保护自己的权益,去履行自己的义务。(二)守法的构成要素1.守法主体:谁守法2.守法范围:守哪些法3.守法内容:如何守法(1)权利或权力的依法行使(2)积极义务的履行(3)禁令的遵守4.守法状态:合法程度(1)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2)中层状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3)高级状态是外在行为和内在思想都符合法律的精神与要求,实现法律内化。(三)守法的根据和理由1.承诺论:基于社会契约论2.功利论:基于守法所带来的收益3.公平论:基于社会成员的连带牵制4.统一论:认为承诺、受益

6、和需要共同构成守法的强有力的道德基础(四)守法的主客观条件1.良法的存在2.崇法意识3.适宜的法律环境三、法律监督(一)法律监督的含义广义: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检察和督导。狭义:仅指由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法理学所说的法律监督一般是广义上的。(二)法律监督的理论依据1.权力恶性论2.人民主权论和代议制学说(三)法律监督的意义首先,法律监督既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和重要保障。其次,法律监督是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重要措施。

7、再次,法律监督是保证执法主体和司法主体依法办事、廉洁奉公的重要手段。三、法律监督(四)法律监督的构成法律监督的构成是指实现法律监督所必须具备的因素1.法律监督主体2.法律监督客体3.法律监督内容4.法律监督权限5.法律监督规则(五)法律监督的种类1.国家监督2.政党监督3.社会监督四、法律实效(一)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的关系1.法律实效的含义法律实效是指法律实施后对人们已经产生的实际作用力,是法律效力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即法律在多大程度上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2.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的区别(1)法律效力表征法律作用力的可能性和理想性,属于“应然”范畴;法律实

8、效表征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