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

ID:21788623

大小:3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4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_第1页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_第2页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_第3页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_第4页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摘要:国际学在我国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体系,其主要原因是学者们在国际金融学的对象上众说纷纭。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外部均衡。但是外部均衡的标准是不断演变的,贸易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均衡及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是不同时期的外部均衡标准。    关键词:研究对象;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    On;the;Studying;Object;of;International;Finance    ;    一、  ;问题的提出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历史演变摘要:国际学在我国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体系,其主要原因是学者们在国际

2、金融学的对象上众说纷纭。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外部均衡。但是外部均衡的标准是不断演变的,贸易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均衡及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是不同时期的外部均衡标准。    关键词:研究对象;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    On;the;Studying;Object;of;International;Finance    ;    一、  ;问题的提出    界定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的以存在和的基础。而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观点。Maurice;Obstfeld;&Kenneth;Rogo

3、ff,(2000)认为,开放的宏观经济学(或者称之为国际金融)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散。这表现在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本身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和统一的框架,从事这方面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    在国内长期以来的代表性观点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也就是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如陈彪如在其所著的《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应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明国际间的货币和借贷资本的运动”。钱荣堃在其主编的《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的序言

4、中认为:“国际金融研究的是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 毕业论文    对于这一观点,姜波克(1999)对其进行了批评,认为随着现实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形势的迅猛变化,有很多问题是在这个框架内难以解释,如国际金融学与银行学的关系问题;与现实情况的比照问题;与国际上学科发展的协调问题等[①]。基如此,姜波克提出,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内外均衡是经济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两个主要目标,这两者常常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确定开放经济条的内外均衡目标并进而同时实现它们,构成了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然而内部均衡的

5、概念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之前的古典经济学世界,市场的力量将使得经济自动达到平衡状态,因而根本不存在内部均衡问题。内外均衡冲突问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由米德提出,而在此之前,国际金融理论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内外均衡的冲突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因此姜波克将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内外均衡同时实现也是存在问题的。    本文认为,国际融理论是研究在内部均衡约束条件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外部均衡的方案,包括政策规则、市场力量和制度安排设

6、计。因此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的外部均衡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讲到一国政府将努力实现四大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因而有人将前三大目标合起来成为内部平衡而将最后一个目标称为外部平衡。因此讲到外部均衡,我们就而然的认为是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实际上,外部均衡概念是不断演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作为研究外部均衡的国际金融理论随着其研究对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 毕业论文    ;    二、  ;外部均衡标准的历史逻辑    (一)古典主义时期的贸易收支平衡    在早期各国的经济联系是以贸易为主,因此这一时期的外部均衡体现在贸易

7、收支平衡上。而在理论上,最早涉及外部均衡问题的是重商主义,由于重商主义者错误的将货币等同于财富,因而重商主义者认为获取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发展对外贸易,求得贸易顺差,从而增进一国的货币财富,这就是货币差额论,主张尽量将货币保留在国内而不使之外流。而晚期的重商主义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被称之为贸易差额论,这比早期重商主义者大大的前进了一步,认为不一定要限制货币流出,只要有出超,国家就能积累货币财富。总之,重商主义者的外部均衡就是尽量取得贸易顺差,从而不断积累货币财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