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ID:2179364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_第1页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_第2页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_第3页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_第4页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作为其主要课业的欣赏教学,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学校远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了搞好欣赏课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    一、结合学生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

2、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现代派作品如何认识、如何欣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现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课时数,并进行对比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

3、、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①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1906年——1920年;②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③产生地点:法国;④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

4、切相关。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三、全方位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例如,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展览;请专家来校讲学;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参观画

5、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另外,美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要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尽力使自己的讲课达到“小说般的情节,相声般的幽默,诗歌般的激情”,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四、美术作品与文化课相结合欣赏。在中学美术的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在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政治课本中有较详尽的介绍。如我们河北省新编的美术教材第六册的《诗配画》和学生们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学习与欣赏就能很好的结合上。语文教师要求的诗配画与美术课要求学生们表现的诗

6、配画是完全相同的。将欣赏内容与语文课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会有让人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更容易对教材理解与把握。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后,我和语文教师的那份惊喜是难以形容的。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前,我让学生从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故宫太和殿》一课中,找出相关内容在教师播放相关录相片时朗读,不仅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甚至主动在历史书、地理书、政治书、生物书以及课外读物或杂志中寻找其它欣赏内容的相关材料,以便与教师的电化教学相配合,当一回“助理美术教师”。历史、地理和生物老师反馈的信息也是如此。  五、与历

7、史重大事件结合学习。欣赏学习时,让学生用联系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在欣赏一些重要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年代的美术作品时,与历史事件对比欣赏更容易让学生把正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相结合起来,便于记忆。如法国画家德拉克拉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一画是直接反映法国“七月革命”的不朽诗篇。《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俄国画家苏里柯夫取材于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一个悲剧性政治事件。《格尔尼卡》则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反映二次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百姓的控诉书。  六、历史年代和美术代表作排队。美术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史,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以大量

8、绘画、雕刻、建筑及工艺美术品的完成,来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而把历史发展年代与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相联系起来学习,就好理解和掌握了。在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