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

ID:21793789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小学数学学科第五册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材体系苏教版制表教师樊钧制表日期2011.8单元次序单元内容教材篇目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一除法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除法运算意义以及相关性质的感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的能力,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3、使学生在进行口算

2、、笔算,以及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主动发现错误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用竖式计算除法、除法的验算、十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小棒、圆片、三角形、挂图二认数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万以内的数,知道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知道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

3、数;能够根据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含义,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以及整千数加整百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万以内的数的认、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数感和观察力。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非整

4、千的四位数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块计数器数位顺序表三千克和克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逐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知道两者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换

5、算。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形状、大小、个数等不同角度丰富对千克和克的感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天平、黄豆、硬币、羽毛球直尺、2袋盐四加和减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口算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2、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经历探索两

6、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能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计数器小棒课件五24时计时法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

7、间的良好习惯。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课件、钟挂图六长方形和正方形1、使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基本特点,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