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

ID:21794143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4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_第1页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_第2页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_第3页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_第4页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文化视角下的苏轼旷达轼的旷达及形成原因,古今学者研究颇丰。本文从探究苏轼旷达的“旷不离世、旷而有为、旷而智慧”特色着手,选择一个较新的角度,即“和”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苏轼旷达的形成及特色,并发掘其旷达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和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轼旷达“和”文化人格修养  :I206:A:1000-8705(2012)03-93-96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其人正直敢言、勤政爱民、旷达开朗。古人有云:“东坡高风峻节,穷达不移。”[1]106“东坡先生……劲节高致,视世间悲愉得丧一无足以动乎其心。”[1]132“坡公……胸怀超旷似陶”[1]153。对于其诗词的旷

2、达,古人亦云:“无穷苦艰难之状”[1]74,“超然迈伦”[1]75,“皆有旷适之意”[1]112,“词极超旷,而意必平和”[1]515。在他的诗歌中也多次把自己的形象定位为“达人”,如《薄薄酒二首并序》中说:“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次丹元姚先生韵》中说:“达人反四海,曲士首一疆”。从上观之,苏轼的旷达毋庸置疑,且其旷达的独有特色也值得我们分析与借鉴。  一、苏轼“旷达”的独有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旷达之气的文人并不少,如庄子、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等。但庄子之旷达核心在于无为;陶渊明之旷达重在隐逸;李白是旷而浪游;欧阳修是旷达潇洒;黄庭坚则是旷达以自慰

3、。苏轼的旷达却大异其趣,他是旷达而不离人世,旷达而有所作为,旷达而充满智慧。  1、旷不离世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终年66岁。从21岁进士及第入仕到66岁病逝于常州,为官40多载,辗转大半个中国。虽曾有一年内累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的经历,但也曾有坐系御使台狱一百三十天的体验,总体来说,失意时多而得意时少。但即使受人诬陷身系牢狱,苏轼也没被苦难击倒,出狱后仍是从容不迫地存活于世界之上,潇洒于宦海之中。看他贬官黄州途中所写的诗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2]994,监狱中惶惶不安,生死未卜的心情,显然已被黄州城好山好水以及美食所

4、驱散。到黄州后,他不仅没有否弃现实,否弃人生,还逐渐爱上了黄州,爱上了他亲自躬耕的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2]1134,即便东坡之路“荦确”,即使人生之路不平,也不生厌,因为爱听这竹杖与荦确之石相撞的锵然之声,爱在苦难中使人生升华。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他也不自伤身世,反而触处生春,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2]2066到儋州后“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3]1628,他的态度仍是旷达处世。遇赦北归,回顾在荒僻的海岛上磨难的经历,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2]2218其坚韧达观与对人生的热爱,着实令人敬佩。  2、旷

5、而有为  苏轼年少时,“奋厉有当世志”[2]2614。儿时读石介《庆历圣德诗》,景仰范仲淹、欧阳修之为人。后来读《范滂传》,决心为国舍身取义。进士及第后,更是写下了大量的策论阐述政治主张。担任凤翔签判,一到任便针对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提出“裕民”的主张。面对干旱,他总是虔诚地履行求雨的职责,著名的《喜雨亭记》就是嘉祐七年一场及时雨之后写成的。在杭州担任通判时,他“几乎席不暇暖,奔走于四方八县,时而防涝,时而抗旱,时而捕蝗,时而赈济灾民”[4]75。知密州期间,他恪尽职守。在发生严重的蝗灾时,一面要求朝廷免税,一面虔诚地斋戒吃素,为民祈福。徐州任上,恰遇黄河大堤决口,面对紧迫的险情,苏轼率领民众筑

6、堤守城,“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2598。以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虽不在其位,仍保持着儒家济世的精神“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竁”[2]2628,使民众生者疾病得以驱除,死者灵魂得以依归。海南儋州,属穷山恶水。苏轼垂老投荒,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他还是保持着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写下《书柳子厚牛赋后》,规劝当地父老改变杀牛医病的不良习俗;也写下《和劝农》等诗篇,为遭受欺辱的黎族百姓鸣不平。在困境中,他不仅能够在心灵上做到自我解脱,超然于世,而且还能够在行为上做到“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3]355。  3、旷而轼的旷达及形成原因,古今学者研究颇丰

7、。本文从探究苏轼旷达的“旷不离世、旷而有为、旷而智慧”特色着手,选择一个较新的角度,即“和”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苏轼旷达的形成及特色,并发掘其旷达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和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轼旷达“和”文化人格修养  :I206:A:1000-8705(2012)03-93-96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其人正直敢言、勤政爱民、旷达开朗。古人有云:“东坡高风峻节,穷达不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