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

ID:21796012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_第1页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_第2页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_第3页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_第4页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试“泥泥狗”的造型和审美特征  [论文泥泥狗;生殖崇拜;造型特征;装饰特征;审美心理  [论文内容提要“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农村的传统民间泥玩具,它是基于原始生殖崇拜观念下产生和发展下来的民间泥塑形式%26#65377;因其古朴的造型,非凡的装饰风格被称做民间美术的“活化石”%26#65377;通过对“泥泥狗”题材%26#65380;造型%26#65380;装饰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民间美术形式中蕴涵的宗教信仰%26#65380;风俗习惯%26#65380;道德观念%26#65380;价值标准%26#65380;审美观念进行深刻的解读%26#65377;    “泥泥狗”是河南

2、淮阳农村的传统民间泥玩具,由于它造型古朴,色彩厚重神秘,被称为原始文化的“活化石”%26#65377;“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统称,在淮阳民间的泥玩具的造型种类非常丰富,尽大多数是以奇禽异兽为题材的,但却不是生活中的动物,而是传说中的神怪形象%26#65377;这可能是原始崇拜的神物造型所延续下来的产物,而难能可贵的是“泥泥狗”至今保持着这种传统的造型方式,为我们探究民间美术的造型和审美方面提供了生动实物资源%26#65377;    一%26#65380;“泥泥狗”的传说    “泥泥狗”过往也称“泥狗子”%26#65380;“泥娃娃”%26#65380;“陵狗子”%26#

3、65380;“泥人”等%26#65377;河南淮阳四周的群众每年农历仲春初二至三月初三都要在淮阳太昊陵举办纪念太昊伏羲(当地人称“人祖爷”)的朝祖进香庙会,赶会期间人隐士海,盛况宏大,热闹非凡%26#65377;庙会上固然出售的商品很多,但是最有地方特色%26#65380;最能符合人们赶会心理的就是当地的民间玩具“泥泥狗”了%26#65377;  泥泥狗是民间百姓根据节令礼俗和自身娱乐需要而创造的美术形式,而民间艺人也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有关泥泥狗的产生,大致有几种说法:  1.伏羲和泥泥狗  “伏”字和“陵狗”  “泥泥狗”只有在太昊陵庙会期间才有售卖,而

4、“泥泥狗”又叫“灵狗”或“陵狗”,这是对狗的尊称,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泥泥狗”是和伏羲陵是有一定关系的%26#65377;另外伏羲的“伏”字,是半人半犬,而“泥泥狗”中有一种“猴骑狗”的造型则暗合了这种含义,猴在泥泥狗中称“人面猴”和“人祖猴”,因此这中造型我们可以理解为猴骑狗即人骑狗,也就是伏字的组合%26#65377;出土的汉代陶塑中有很多狗的造型,这说明狗和远古时代的生活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而,“泥泥狗”也可以看作是后人对伏羲纪念的一种精神的化身%26#65377;  2.女娲和泥泥狗  抟土造人和“人面猴”  女娲是上古传说中和人类产生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传说的“

5、三皇”即伏羲%26#65380;神农%26#65380;女娲%26#65377;女娲炼石补天%26#65380;止***水,拯救万物生灵,使世界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开天辟地的先祖%26#65377;《风俗通义》说:“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26#65377;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26#65377;”万物生于土,人类以土地得以繁衍生息,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夫妻,有人把“泥泥狗”的“泥泥”的意思解释为:一是动词“制造”,二为材料“黄土”,以土壤为原料的“泥泥狗”,自然和女娲造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了%26#65377;    二%26#65380;“

6、泥泥狗”的造型特征    1.象征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中%26#65380;象征性是最重要的特征,非凡是民间美术作品中,象征意义可以说是这种形式存在的最根本基础,如中国的年画和剪纸题材多是蕴涵吉祥如意%26#65380;多子多福%26#65380;升官发财%26#65380;富贵连绵等吉祥含义的%26#65377;  “泥泥狗”的造型形式很多,有单体的如“草帽老虎”%26#65380;“人面猴”%26#65380;“雁”%26#65380;“龙”等,也有连体的如“双头虎”%26#65380;“双头鸟”“猫拉猴”等,还有共生体的如“九头雁”%26#65380;“

7、多头虎”“多头马”等%26#65377;淮阳泥玩具的多是以生殖崇拜为主体的象征方式%26#65377;例如“猫拉猴”%26#65380;“猴骑兽”等是以动物交配或人兽交媾为基础的造型,主要反映交合%26#65380;生养%26#65380;繁衍的主体;“人面猴”则使对母性生殖崇拜的直接表现;“多头鸟”%26#65380;“多头羊”%26#65380;“多头虎”等多头系列则是表现人丁兴旺%26#65380;生养哺育的主题%26#65377;在这些造型的创造中,它们既表现的是动物的,但又不是生活中的动物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