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改革:谨言慎行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

ID:21796457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_第1页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_第2页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_第3页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_第4页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改革:谨言慎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率改革:谨言慎行利率改革:谨言慎行摘 要 利率改革是改革的焦点之一,利率改革试点表明,要推动利率改革,将面临银行利率风险、储户利益保证、储蓄与向资本市场转化三大考验。  关键词 利率 改革    2003年金融改革备受瞩目,利率改革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今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尽管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议论由来已久,但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真正开始时间是2001年底。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第一份文件,在农村信用社选

2、择8个试点单位进行利率改革试点。2002年末人民银行又发出通知,在全国农村信用社范围内扩大利率改革试点,每省可选择1~2个县市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但这次利率改革试点的扩大仍然仅限于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低调,甚至规定,利率浮动的信用社网点只能在其周围100米内悬挂横幅进行宣传,横幅只能打“浮动利率试点单位”的字样,就利率改革的有关基本不接受采访,也不对外宣传。  1 农村试点的动因和实践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学家汤敏曾经表示,农村信用社要走向良性循环,关键是利率,只有放开利率,农村信用社

3、才有出路。所谓出路,站在微观的角度讲,是农村信用社能够活下去;站在宏观的角度讲,是能够确保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服务网点的收缩、撤并,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出现了较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资金需求增大;另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只从农村揽存资金,而不放贷,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因此,农村信用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这种矛盾无疑为民间高利贷提供了市场。正是考虑到这些情况,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被推上前台,允许其存款利率上浮50%,贷款利率上浮100%。

4、毕业论文  从过去一年利率市场化试点的实践来看,最直接的成绩便是8地农村信用社储蓄余额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存款利率上浮能够带来更多的好处没有任何疑义,利率高低直接到储户的个人收益,但贷款利率能否也同步上浮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我国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存贷利差,对各家商业银行来说,吸引和稳定优质的贷款客户较之吸存更难,农村信用社同样如此,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必然是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高利率吸收而来的存款如果不能以高的利率贷出,那么对农信社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央行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试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击农村高利

5、借贷,整顿农村金融秩序,确保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中国改革》杂志社对15个省40多个村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其中高利贷发生频率是85%。抑制高利贷、支持农村金融的出路就在于农村信用社发挥功能,而这就需要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动机。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特殊的服务对象,给农民贷款,量大面广,单项额度低,自然运营成本偏高,农村信用社缺乏动力。利率浮动可以局部冲销运营成本,刺激农信社的贷款动机,减少资金转移。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浮动后的利率水平与农村资金市场利率水平仍相差1倍左右,而且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利率调整,

6、民间资金市场的利率也会随之调整,改革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使用对象来看,主要满足农村种植、养殖业生产性流动资金的需求,对非生产性资金需求和固定资产的投入需求基本不予支持,这种政策导向的偏向型,给民间资金融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再加上政策制度因素、传统融资习惯的因素,利率浮动对民间游资的影响仍是十分有限。毕业论文  作为商业银行,短期内受到利率改革的最大冲击便是存款的减少。在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地区,至少有20%的资金从当地以4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流向农信社。而此相反的是,商业银

7、行间的竞争是降低贷款利率。也就是说,利率改革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两大冲击,一是农村信用社提高存款利率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流失,二是商业银行间降低贷款利率减少经营收入。不用说,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  2 央行谨言慎行的内在压力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在2000年7月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中国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第一步放开外币利率;第二步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下一步再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最后一步是放开城市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前两步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农村利率浮动改革试点显然是第三步的开

8、始。不过,自从利率市场化提出后质疑之声亦有此起彼伏之势,即便是代表中国金融基础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提出放缓执行的建议。之所以利率改革要逐步推进,并且改革难度逐渐加大,在前两步改革完成后管理层也如此谨慎从农村信用社的试点开始,笔者认为主要是受到三大因素的考验。  第一大考验便是银行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与价值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