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计算例题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

ID:21798036

大小:580.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20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_第1页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_第2页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_第3页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_第4页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点降水计算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点:轻型井点的设计1)设计的基础资料轻型井点布置和计算井点系统布置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工程要求和设备条件等确定。一般要求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有:地下水含水层厚度、承压或非承压水及地下水变化情况、土质、土的渗透系数、不透水层的位置等。要求了解的工程性质主要有:基坑(槽)形状、大小及深度,此外尚应了解设备条件,如井管长度、泵的抽吸能力等。2)平面布置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图d)。3)高程布置高程布置系确定井点管埋深,即滤管上口至总管埋设面的距离,可按下式计算(图):式中:h——井点管埋

2、深(m);h1——总管埋设面至基底的距离(m);Δh——基底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m);i——水力坡度;L——井点管至水井中心的水平距离,当井点管为单排布置时,L为井点管至对边坡角的水平距离(m)。玄武湖城墙侧湖底段采用围堰挡水,二级轻型井点降水,辅以管井井点降水,放坡大开挖,挂网喷浆护坡。法国水力学家裘布依(Dupuit)的水井理论裘布依理论的基本假定是:抽水影响半径内,从含水层的顶面到底部任意点的水力坡度是一个恒值。并等于该点水面处的斜率;抽水前地下水是静止的,即天然水力坡度为零;对于承压水,顶

3、、底板是隔水的;对于潜水适用于井边水力坡度不大于1/4,底板是隔水的,含水层是均质水平的;地下水为稳定流(不随时间变化)。当均匀地在井内抽水时,井内水位开始下降。经过一定时间的抽水,井周围的水面就由水平的变成降低后的弯曲水面,最后该曲线渐趋稳定,成为向井边倾斜的水位降落漏斗。(2)无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设水井中水位降落值为S,l‘=H-S则式中R——为单井的降水影响半径(m);r——为单井的半径(m)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无压完整井的井点系统(图b),这时地下水不仅从井的面流入,还从井底渗入。因此涌水量要比

4、完整井大。为了简化计算,仍可采用公式(3)。此时式中H换成有效含水深度H0,即(m3/d)无压非完整井计算有效深度H0值S/(S+l)的中间值可采用插入法求H0。S/(S+l)0.20.30.50.8H01.3(S+l)1.5(S+l)1.7(S+l)1.84(S+l)上表中,S为井点管内水位降落值(m),l为滤管长度(m)。有效含水深度H0的意义是,抽水是在H0范围内受到抽水影响,而假定在H0以下的水不受抽水影响,因而也可将H0视为抽水影响深度。应用上述公式时,先要确定x0,R,K。应用上述公式时,先要

5、确定x0,R,K。由于基坑大多不是圆形,因而不能直接得到x0.。当矩形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时,环形布置的井点可近似作为圆形井来处理,并用面积相等原则确定,此时将近似圆的半径作为矩形水井的假想半径:x0——环形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F——环形井点所包围的面积(m2)。抽水影响半径,与土的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水位降低值及抽水时间等因素有关。在抽水2~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稳定,此时抽水影响半径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式中,S,H的单位为m;K的单位为m/d。(3)井点管数量计算井点管最大间距便可求得;q为单

6、根井管的最大出水量;d——为滤管直径L——总管长度(m);总管长度一般不大于120m;n'——井点管最少根数。实际采用的井点管间距D应当与总管上接头尺寸相适应。即尽可能采用0.8,1.2,1.6或2.0m且Dn',一般n应当超过1.1n',以防井点管堵塞等影响抽水效果。井点降水计算实例例1某车间地下室平面尺寸见图2-16a,坑底标高为-4.5m,根据地质钻探资料,自然地面至-2.5m为亚黏土层,渗透系数K=0.5m/d,-2.5m以下均为粉砂层,渗透系数K-4m/d,含水层

7、深度不明,为了防止开挖基坑时发生流砂现象,故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方案。为了使邻近建筑物不受影响,每边放坡宽度不应大于2m,试根据施工方案,进行井点系统的平面及高程布置。解:2.1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见图a)根据基坑平面尺寸,井点采用环形布置,井管距基坑边缘取1m,总管长度L=[(66+2)+(20+2)]X2=180(m)2.2井点系统的高程布置(见图b)采用一级轻型井点管,其埋深(即滤管上口至总管埋设面的距离)hh≥h1+△h+iL=4.2+0.5+0.1X11=5.8m(长度)井点管布置时,

8、通常露出总管埋设面0.2m,所以,井点管长度l=5.8+0.2=6m滤管长度可选用1m例2某工程基坑开挖的平面尺寸为长40m,宽18m,坑底标高为-6.0m,自然地面标高为±0.00,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为-2.5m。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查明,地面下-2.5m为不透水黏土层,-2.5~-9.0m为细砂层。-9.0m以下为砂岩不透水层,所以含水层厚度为6.5m,细砂层渗透系数K=6m/d,基坑开挖边坡1:0.25,试求:1、拟定降低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