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教学大纲new

构成教学大纲new

ID:21803637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构成教学大纲new_第1页
构成教学大纲new_第2页
构成教学大纲new_第3页
构成教学大纲new_第4页
构成教学大纲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成教学大纲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构成》教学大纲系(中心)教研室适用专业:大纲制(修)订负责人:教学主任审核: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年月5《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暂不填写)课程名称:构成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实验或上机学时:54学时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先修基础造型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基础》后续课程《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

2、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点在于形式法则的掌握。难点是如何知道学生科学地将理论研究运用到作业实践当中。既具有各个形式法则的特点,又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

3、个人想法,以及具有基本的美感,从创意思维到技术处理均得到开发与锻炼。所以要求学生对构成中的各个形式法则及色彩的对比调和形式都要熟练掌握,还要具体加强作业阶段的辅导并时刻与学生交流心得。同样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时间的基础尚不断总结和完善。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是学好构成的基本途径。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色彩构成》是继平面构成后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传授色彩配置的三大规律,解决了色彩视觉艺术的形式表现。为艺术设计专业课中的色彩设计以及色彩的配置,及以后各专业课程如《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实训》

4、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在对色调的整体把握上能更好地灵活运用。四、教学内容5第一部分:平面构成一、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二、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掌握)[一]点线面1、点的性质及作用、点的错视2、线的性质及作用、线的错视3、面的性质及作用、面的错视三、平面构成的美学法则(理解)[一]对称与平衡[二]节奏与韵律[三]变化与统一[四]对比与调和四、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形式(掌握)[一]基本形[二]骨骼五、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掌握)[一]重复[二]渐变[三]发射[四]近似[五]变异[六]密集[七]对比[八]空间第二部分:色彩构成一

5、、色彩的基本知识(了解)[一]色彩的概述(了解)1、色彩构成的概念[二]色彩的三大属性(掌握)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与波的关系3、色彩的明度变化二、色立体[一]孟谢尔色立体(掌握)[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5[三]日本色立体三、色彩的混合(了解)[一]加色混合[二]减色混合[三]中性混合四、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掌握)[一]色彩的对比1、色相的对比2、明暗的对比3、纯度的对比4、冷暖的对比5、同时对比6、面积对比7、综合对比[二]色彩的调和1、色彩调和的概念2、色彩的调和手法五、色彩心理构成(掌握)[一]色彩心理[二]

6、情感配色法五、实践教学环节1.概述、色彩的物理理论了解本课程、了解色彩产生的原理。2.色彩的分类与特性掌握色彩的分类和基本属性。3.色彩与心理、色彩构成了解色彩对于人之心理的影响,掌握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的采集等构成形式。4.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基本掌握色彩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六、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1)传授色彩构成的原理、规律、搭配法则等的理论知识。(2)课堂展示优秀的色彩构成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配置的原理。(3)课堂练习:色彩的三属性渐变练习,色彩对比,色彩调和。2.实践环节:到图书馆及互联网收集色彩方面的资料。

7、3.作业完成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构成作业设计方面的训练。51.作业展示:在本教室展示本课程的学生作业就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研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改革。2.基本要求:在教学和作业设计的内容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所侧重。3.除教材外,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让学生自学分析优秀的色彩构成作品,拓宽知识面。4.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5.师资要求: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一定的行业从业经历或有相关成熟作品。七、考试与成绩评定课程根据平时(作业和出勤)、期中、期末等成绩按学院要求比例

8、进行考核。该课程为考试课程课程总分100分,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60%,期末进行构成设计综合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八、制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平面构成》王力强重庆大学出版社2.《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朝仓直巳中国计划出版社3.《造型基础,平面构成》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