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敬畏思想研究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

ID:21809321

大小:6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4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_第1页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_第2页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_第3页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_第4页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荀子敬畏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荀子敬畏思想研究摘要:先秦哲学集大成者荀子的学说蕴涵着丰富的敬畏思想。敬而顺之的天人思想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需要和追求;敬而畏之的君道思想和畏而爱之的民本思想是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一种构想,也是对儒家政治伦理的一种补充与拓展。荀子的敬畏思想彰显了他对传统天人关系的拷问与反思,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焦虑与探求,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现代价值,为迷失在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泥沼里的现代人,提示走出迷途的方向,更为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资源。  关键词:荀子;敬畏思想;现代价值  :B222.6:A:1

2、003-1502(2013)02-0022-06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加速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是,与之伴生的是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物欲的极度膨胀,生存空间恶化,精神焦虑,心灵荒芜。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缺乏敬畏之心。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既敬重又畏惧”。中国哲学中蕴含着丰厚的敬畏思想资源,这种敬畏,不仅仅是敬重和畏惧,更多的表征为在面对一切必然性、神圣性、神秘性对象时,从内心中生发出对其既尊敬又不敢逾越界限的警示。先秦哲学集大成者荀子的敬畏思想主要

3、体现为“敬而顺之的天人思想”、“敬而畏之的君道思想”和“畏而爱之的民本思想”。本文试图对荀子的敬畏思想进行阐发,并揭示其对现代生存方式的昭示意义。  一、敬而顺之的天人思想  人类对天的崇拜与敬畏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后期的古文献中就发现有商王朝崇信天、天帝的记录。到周朝时期,周公旦则明确提出“天命靡常”和“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为儒家先哲们所继承和发展,孔子强调君子有“三畏”,其中,“畏天命”是“三畏”之首,“知天命”是人生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成就圣人的必经阶段,将“知天命”与人格境界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天”的创

4、生功能的体认和敬慕。孔子在“知天命”历程中,深切地体悟到“天命”的奥秘无穷,因此,他采取搁置天命的睿智态度,“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搁置天命的做法,不仅彰显了孔子对“天”的敬畏,更预示着孔子将关注的焦点从天上位移到人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在天人之间嫁接了一座“尽心”、“知性”、“知天”可上下通达的桥梁。  荀子则在“知天”的基础上讲“敬天”。他说:“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荀子·天论》)只有“知天”才能“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荀子·天论》)。因此,荀子在继承儒家以德性贯穿天道、人道的人文思想传统的同

5、时,立足“明于天人之分”来厘清天人之间的关系。“天”以一定的规律自主运行,“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荀子·天论》)这种“天”的神圣与伟大在于它的功用上,即是“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荀子·天论》)冯友兰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并不是像人那样有所作为(‘不为而成’),也不是像人做事那样有一定的目的(‘不求而得’)……自然界也有它的功用(‘天功’),但是它的功用就是于无形之中使万物都能生成。这叫做‘神’,即神妙的意思。荀况在这里改造了老聃所说的道‘

6、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又驳斥了认为自然有意识的有神论,否定了意志的天和目的论。”[1]冯友兰对荀子思想的解读非常准确。荀子吸收了老子“试图用具有本原性、至上性或超越性的特征的‘道’,去消解人们对传统的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崇拜,从而确立对至上的造化之根——‘道’的信仰与敬畏”;[2]同时,他将老子“道”的至上性加以改造,消除了“道”的不可把捉的特征,认为天道有常。虽然荀子在这里也沿用了“神”这个概念,但这里“神”不再是一种超验绝象的神秘主体,更不是飘渺虚无的精神实体,而是指“天”的内在演变与生机。“天”是生命的本源,是化育万物之本

7、,万物得到“天”的协调而生长,得到“天”的滋养而成就,“天”使“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正因为“天”有创生万物的伟大功能,敬天顺命成为荀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说:“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荀子·不苟》);“君子至德摘要:先秦哲学集大成者荀子的学说蕴涵着丰富的敬畏思想。敬而顺之的天人思想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需要和追求;敬而畏之的君道思想和畏而爱之的民本思想是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一种构想,也是对儒家政治伦理的一种补充与拓展。荀子的敬畏

8、思想彰显了他对传统天人关系的拷问与反思,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焦虑与探求,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现代价值,为迷失在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泥沼里的现代人,提示走出迷途的方向,更为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资源。  关键词:荀子;敬畏思想;现代价值  :B222.6:A:1003-1502(2013)0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