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

ID:21811273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_第1页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_第2页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_第3页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_第4页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层稠油提高采收率途径分析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144  摘要:新疆油田浅层薄油藏已经历了31年的开发历程,其中22年在百万吨以上,随着开发时间延长,经济储量已全部动用,使近年来油藏递减速度加快,年产量已下降到百万吨以下。在没有新经济储量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单位通过试验进行提高单井注入蒸汽干度(高干度注汽)带来蒸汽效益的提升,同时辅以提压、选层、分层注汽措施,有效地提升油藏开发品质。公司已连续3年达到100万t以上,使得其他各?生产经营指标也得以提高,

2、实现了稠油老区有质量、有效益地可持续发展。该做法也可供其他浅层稠油油藏中后期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浅层薄油藏稠油老区高干度注汽选层注汽提压注汽  中图分类号:TE345文献标识码中: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144-02  1油藏概况及现状分析  1.1油藏概况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油藏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埋藏浅160~400m,射开厚度7~20m,平均有效厚度8.5m,距克拉玛依市区约40km。原油性质具有“三低四高”特点。按开发层块、原油粘度、油层厚度、

3、储层物性、生产效果等条件,浅层稠油油藏可划分为齐古组砂岩普通―特稠油、齐古组砂岩、克拉玛依组砾岩、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等5种类型[1]。1984年投入开发以来,经历了30余年开发历程,年产量自1989年起已连续22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  1.2现状分析  截至2015年底,已核实累积产油3123.29×104t,总采出程度26.1%。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优质储量已全部动用,剩余2000×104t未动用储量多为黏度大于100×104mPa?s超稠油难采储量,以现有开发工艺条件与开采手段不足以达到预期开采效果。

4、具体表现为采出程度高、蒸汽注入效果差、老区油藏蒸汽超覆、汽窜、高含水及带病生产井增多,严重制约了老区油井的生产能力。  2采取的降汽增效措施及分析  2.1实施提高蒸汽干度注汽  注汽锅炉是油田注蒸汽热采的关键设备,在2013年前,大多采用普通锅炉(23t)向开采层注入干度适当的高压蒸汽(注入干度≤70℃)进行开采。由于大部分生产井经过多年开采,油藏中轻质组分不断采出使得地下原油黏度增高,超稠油所占比重加大,原用于开发普通稠油的蒸汽干度标准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部分难采剩余油仍无法有效驱替。  具体做法:对普

5、通锅炉进行改造;调整燃烧工况,根据锅炉天然气压力波动、蒸汽出口压力等情况对锅炉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具备燃烧高干度湿蒸汽。通过调整加控制将饱和蒸汽干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即注入蒸汽干度≥80℃,整体对注入井有效提升注入饱和蒸汽质量,使油藏驱替效果更加完全。效果检查:超稠油Ⅰ类、特稠油II类(齐古组砂岩普通-特稠油,原油黏度20℃>50000mPa?s~<20000000mPa?s,产油比例占66.7%)吞吐井提高干度后,注汽效率提升幅度最大,采油水平增加10%;普通稠油井口温度上升幅度在12℃左右、动液面升高;

6、蒸汽驱区域主要表现为井口温度上升较快、动液面升高。  2.2实施选层注汽、提高吞吐井剖面动用程度  油井进入高轮次生产期后,储层非均质性,蒸汽超覆加剧,层间吸汽能力差异进一步加大,油层动用越不均衡。从统计数据和产液剖面资料显示,油层上部小层产液能力贡献率占70%,为主要动用层,中、下部油层贡献率仅占30%。为释放小层生产能力,改善其吸汽状况,针对不同沉积特点的油层,对吞吐井采取不同的注汽工艺。参数设计:建立选层注汽筛选标准,储层跨度大于15m,隔层厚度大于3m,采出程度大于20%,6轮以上油井优先选层注汽。

7、具体做法:对反韵律油层的吞吐井在转轮注汽时加放封隔器,优先对矛盾最突出的下部小层进行单层选注;对复合韵律油层的吞吐井采取滑套式分注合采工艺,改善剖面动用程度。效果检查:2013―2015年实施选层注汽365井次,累计增油3.8×104t,措施井油汽比增幅68%,含水降幅5%,吞吐区域油层纵向动用程度提高3.2%,增加可采储量249.6×104t。  2.3实施提压注汽、提高蒸汽注入有效性  采用一炉多井的注汽方式,受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注汽过程中平面上蒸汽存在偏流,同注的吞吐井吸汽能力差异大,部分井不能有效

8、吸汽,吞吐轮次越高、矛盾越突出;另一方面,渗透率较低的砂砾岩及砾岩油藏由于注入压力高,管网承压不能满足部分油井的有效注汽;但这部分区域渗透率低、储量高,开发十余年采出程度仅11.3%,油井普遍含水高,油汽比低,有开发前景。为提高此类油井动用程度,采用活动锅炉对低渗砂砾岩储层油井进行点对点单炉提压注汽。通过现场试验,单井产油水平平均提高1.2t/d,有效注入井比例提高22%。为了提高措施效益、规模推广,在砂砾岩油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