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声综合设计实验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

ID:21815036

大小:19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4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_第1页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_第2页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_第3页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_第4页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声综合设计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声学基础设计性实验报告室内声压级计算值的有效性分析班别:信工101姓名:陈俊潮学号:1007100025组员:黄文滔1007100019陈俊潮1007100025刘淦科1007100011日期:2012/12/12----2012/12/26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室内声压级的基本理论,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二、实验原理室内声压级可通过公式来计算,但存在假设条件,并且声音还存在指向性,一般高频指向性强,低频指向性弱。因此计算出来的声压级与实际测量得

2、到的声压级可能会有差别。但在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又经常使用这些公式,而教材中并没有给出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准确度。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出声压级,然后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出这些点的声压级,再根据实验结果来分析室内声压级理论计算值的有效性。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有:建筑声学:室内声压级计算公式、混响、SPL及T60的测量、级的概念(声压、电压)电声学:扬声器灵敏度、指向性因子模拟电子技术:电压、电功率测量其中会用到的公式有:1、室内声压级:2、平均声压级:Po-------基准声压,2*10^-5Pa3、混响时间:V房间的容积

3、,S为房间面积,α为房间系数4、房间常数:5、混响半径:6、声强:为介质密度,kg/m^3,一般空气取1.225kg/m^3Co为介质中的声速,m/s,W为有效声功率7、直射式电动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公式:8、三、实验器材声级计、传声器、传声器前置放大器、扬声器、声频功率放大器、声级校准器、混响测试设备、卷尺等。四、实验步骤①公式法:按图1连接好系统图11、将扬声器架起并置于房间中央,使Q=1(由于测量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小组这选择Q=1情况)2、接通扬声器,调整扩声系统输出,使传声器测量点的信噪比至少达35dB。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达到稳定后,使声源

4、突然停止发声,根据声级衰减情况得到混响时间T60,选取室内的3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如下表13、测量房间的长、宽、高,并计算房间的容积V和总表面积S.1、根据公式计算各个频率的吸声系数α和房间常数R,填到表12、根据公式计算各频率的混响半径rc,填到表13、因为每个频率的混响半径rc不同,所以根据各频率的混响半径,在距声源八个相差45°方向放置测量点,每个方向各放置两个测量点,可以利用声级计测量点声源的声压级。(其中声级计固定在测量点的三脚架上,传声器与扬声器同高,并远离其他反射体,测量前有需要的话,可以校准声级计)图24、利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各点不同频率

5、的声压级,并记录在表25、测量扬声器的输入电压U(可以利用声级计测量,可以看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并利用输入阻抗计算出扬声器的输入功率P查出扬声器的灵敏度,计算出扬声器的转换功率6、利用输入功率和转换功率计算出扬声器的声功率级Lw②实验法利用声压级计测量不用测量点的声压级,并与用公式法计算出的不同频率的声压级做分析对比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V(房间)=216.26m^3,S=221.54m^2,=0.98%,扬声器灵敏度=89dB(1w/1m)扬声器阻抗=4欧姆表1、混响时间、吸声系数、房间常数、混响半径的测量频率(Hz)12525050010002

6、00040008000T60地点1.0081.2691.1991.3041.3661.2650.909地点0.7871.0621.1631.2611.2671.164.881地点0.8870.9901.1031.3901.4231.3130.819平均0.8941.1071.1551.3181.3521.2470.8700.17580.14200.13610.11910.11620.12600.1807R47.255336.658334.894929.995029.141531.949148.8463rc0.96240.84760.82700.766

7、70.75580.79130.9785其中rc的平均值=0.847表2各个频带的声压级f=125Hz=0.1758R=47.2553距离角度(m)0°45°90°135°180°r1=0.671.17069.769.469.3r2=0.84769.868.367.867.867.7r3=1.567.965.665.264.966.0f=250Hz=0.1420R=36.6583距离角度(m)0°45°90°135°180°r1=0.672.370.369.668.168.2r2=0.84769.368.36867.367.9r3=1.566.767.

8、466.966.166.7f=500Hz=0.1361R=34.8949距离角度(m)0°45°90°1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