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

ID:21817860

大小:7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4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_第1页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_第2页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_第3页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_第4页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探索中,还存在着认为改革应主要在中、小城市进行,而不是大城市;应给城市政府充分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应深度介入;将征地拆迁或集中居住的农民作为主要对象等误区。研究表明,进一步改革要求地方政府要有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治意愿,以不降低城市居民既得公共服务及福利水平为底线,其进展也决定于地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下一步改革应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改革、大力开展城市廉租房的建设、着力解决农民工二代的市民化问题、完善土地和财政制度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城乡

2、制度一体化,尤其是中央政府应从国家建设和公民权的角度来参与和制定户籍改革的相关制度。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公民权  【】C921【文献标志码】A【】1674—0351(2012)04—0086—06    城乡户籍制度是目前在我国被普遍批评的一种具有福利身份区隔和歧视性的制度。如何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如何破解这一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制度性难题是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能回避、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户籍改革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具体分析当前户籍改革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以及所取得经验,并提出相应的

3、政策建议。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与进展状况  户籍制度因其弊端日益凸现,已成为当今改革的焦点,在理论上对于户籍制度应该改革,大多并无异议。但户籍制度改革所以进展不大和动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户籍制度改革在如何改革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如何推进户籍改革仍然无法形成共识。一旦涉及到实践层面如何改革和改革的方案,如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改革的瓶颈、阻力和路径在哪里?改革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选择户籍改革的策略工具等一系列问题时,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经济政

4、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在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维下,使得户籍制度改革很难取得最终突破。  户籍制度改革所以进展不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户籍制度改革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什么是户籍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为什么户籍制度改革会这么难?这不仅涉及到一个地方政府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激励问题,也涉及到对现阶段“城市户口”到底包含什么内容的认识问题。户籍制度改革是仅仅改革户口登记和居住登记管理制度,还是要改附着在其背后的福利保障制度和财政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到底是按照目前

5、的政策以中小城市(镇)为主,还是应该大中小城市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应该让地方自主探索,还是需要中央的介入?是在给予流动人口户口的同时,要求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放弃其承包地甚至是宅基地,还是不提出这类要求?对这些问题,无论是既有的户籍改革探索,还是目前的一些认识,都存在不小的误区。  实际上,户口本只是城市的“门卫”,而后面的利益才是掌舵人。人们几十年都把户籍制度改革的矛头对准公安部,而即使公安部把门完全打开,人们发现门后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最突出地集中在教育、住房和就业领域。未来5年改革快慢与否,民众是否满意

6、就看这几块。还有社会保障也是最艰难最慢的一块。户籍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单线直进地改革,需要系统设计协同一致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许多改革收效甚微的原因就在于改革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  虽然早在1992年开始,国家就成立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并于1993年6月草拟出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包括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等主要生活基础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的改革目标。户籍体制改革仍然停留在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采取局部改革的阶段。

7、一些中小城市(镇)虽然改革进展最快,但由于其就业机会有限、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偏低,并没有得到很大响应。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基本社会救助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体系(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上取得了较快进展,但这些保障体系只面对具有本地户口的城市居民。虽然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但并没有为此提供相应的财政资源,而地方政府也缺乏积极性去全面执行中央的政策。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探索中,还存在着认为改革应主要在中、小城市进行,而不是大城市;应给城市政府充分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应深度介入;将征地拆迁

8、或集中居住的农民作为主要对象等误区。研究表明,进一步改革要求地方政府要有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治意愿,以不降低城市居民既得公共服务及福利水平为底线,其进展也决定于地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下一步改革应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改革、大力开展城市廉租房的建设、着力解决农民工二代的市民化问题、完善土地和财政制度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城乡制度一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