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ID:21818176

大小:98.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一一临床诊断。二、课程基本要求: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和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独立进行企面系统的问诊,深入理解患

2、者的主诉和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內在联系和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界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一)问诊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常见症状学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

3、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二)体格检查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A容的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4、掌握视、触、叩、听叫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的检杏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査记录。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

4、搏动的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咅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S2的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flH.、脾触诊)。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学习询

5、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与临床意义。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10、掌握全身体检的原则、检查内容和顺序。熟悉特殊情况、老年人体格检查特点。(三)病历书写了解病历书写的重要意义。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能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四)实验诊断详见《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器械检查1、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

6、测量方法及正常值。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并写出心电图报告。2、了解动态心电阁及心电阁运动负荷试验。(六)诊断疾病的基本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1、了解诊断步骤,逐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2、熟悉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和格式。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绪论1、诊断学的内容。2、诊断学的学习要领。3、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4、学习诊断学的要求。(一)问诊(部分内容自学)1、问诊的重要性。2、问诊的内容。3、问诊的方法与技巧: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的W诊技巧。常见症状学(部分内容课堂讲授,其余

7、内容自学〉1、发热(1)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2)发生机制(3)病因与分类(4)临床表现(5)热型及临床意义(6)伴随症状(7)问诊要点2、皮肤粘膜出血(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3、水肿(1)发生机制(2)病因与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4、咳嗽与咳痰(1)发生机制(2)病因(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5、咯血(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6、胸痛(1)痫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7、发组(1)发生机制(2)病因与分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