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

ID:21822858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_第1页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_第2页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_第3页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_第4页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探究:TB2:A: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程测绘水平的极大提升。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工程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范围。本文对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实施进行了探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GPS;工程测绘;技术设计;实施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opromotethelevelofthe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incr

2、easedenormously.GPSmeasuringtechnologyofrapiddevelopment,toengineeringsurveyingandmappingbroughttherevolutionarychange,improvetheplementationof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onthisandforforreference.  Keyappingengineering;Technologydesign;implementati

3、on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卫星授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该系统由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组织研制,历经20年,耗资近300亿美元,于1993年建设成功,主要为军事导航与定位服务。GPS利用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三维导航、定位、侧速和授时功能,并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GPS已成为美国导航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本世纪继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又一重大航天技术。GPS不但可以用于军事上各兵

4、种和武器的导航定位,在民用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GPS定位技术的引入,引发了测绘技术的一场革命,使得测绘领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全球定位系统(GPS)由三部分组成: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经过20年的发展,GPS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尤其是对经典测量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在许多学科,如地球动力学、大地测量学、天文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勘探、航空与卫星遥感、工程变形监测以及精密时间传递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充分地显示了这一卫星定位技术

5、的高精度与高效益。  二、GPS定位原理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基本原理,是空间距离交会定点原理。假设在地面上有3个无线电信号发射台,其位置坐标已知,用(xi,yi,zi)(i其中i=1,2,3)表示。用户接收机在某一时刻采用无线电测距的原理测得接收机到3个无线电发射台的距离只Ri(i=1,2,3),则只需以3个发射台为球心,以所测距离为半径,即可用距离交会原理计算出用户接收机的空间位置(xp,yp,zp,)。其数学模型如下:    如果只有两个无线电发射台,则可根据用户接收机的概略位置

6、交会出接收机的平面位置。这种通过无线电测距交会定点的方法是目前仍在使用的飞机、轮船的导航定位方法。现在将无线电信号发射台从地面搬到位于空间中的卫星之上,组成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无线电测距交会的原理,便可由3个以上地面已知点交会出卫星的空间位置;反之,利用3个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又可以交会出地面上未知点的空间位置,这就是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与传统测绘相比,GPS有其明显的技术优势:  1.定位精度高。大量的实验和工程应用表明,用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静态相对定位,在小于50km的基

7、线上,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6~2×10-6,而在100km~500km的基线上可达10-6~10-7。随着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善,可望在大于1000km的距离上,相对定位精度达到或优于10-8。在实时动态定位(RTK)和实时差分定位(RTD)方面,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和分米级,能满足各种工程测量的要求。其精度如表2所示。随着GPS定位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其精度还将进一步提高。      表1GPS实时定位、测速与测时精度      2.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

8、面位置的同时,还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3.观测站之间无须通视。经典测量技术需要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又要保障测量控制X的良好图形结构。而GPS测量只要求测站15°以上的空间视野开阔,与卫星保持通视即可,并不需要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即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一般造标费用约占总经费的30%~50%)。同时,也使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完全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点位,可通视也使电位的选择变得更灵活,可省去经典测量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不过也应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