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

ID:21828020

大小:490.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25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_第1页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_第2页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_第3页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_第4页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以河北省贫困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对贫困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接受正常的教育却存在诸多阻碍因素,限制了他们求学的机会,降低了他们阶层流动和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儿童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导致其本身素质的相对低下,降低了他们的生产力潜力,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如果不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帮扶这一群体,其潜在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贫困儿童接受教育、从而摆脱贫困的因素,提

2、出帮助贫困儿童脱贫的办法,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本文主要应用教育公平和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对贫困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应当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即所有成员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参与同一质量和水平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学业成功的平等机会。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阶层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教育差距。针对这些现象,专家学者们应用教育公平理论对教育弱势群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人使用了“公平”概念,却聚焦于“教育不平等

3、”问题。由于公平是人们主观的价值认识和评价,应区别于平等,平等是人们在社会地位、利益等方面的相同状态,具有客观性,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本论文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时,充分考虑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力求弥补以往研究中的这一不足。贫困代际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反贫困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中兴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外一些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从国内研究来看,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虽然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人们的关注,对贫困现象的描述与反贫困对策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但是从贫困儿童角度出发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4、,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存在研究视角过窄等问题,本文运用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对贫困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拓宽贫困儿童教育研究的思路和范围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对影响贫困儿童接受教育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制约贫困儿童接受教育、摆脱贫困怪圈的影响因素,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为贫困儿童摆脱贫困提供了有针对2第1章绪论性、切实可行的建议,对更好地开展贫困儿童教育救助活动和帮助贫困儿童脱离困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5、义。1.2概念的界定概念的内容并非随意确定的(亦纯粹出于习惯的),而是在根据观察而检验讨论过的事实判断的意义上所获得的经验性诊断,或者说是原于经验性诊断的一般化假设。[1]本文涉及到的基础概念主要包括儿童和贫困儿童,定义如下:1.2.1儿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出台是世界上解决儿童问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一个儿童领域的主要国际性公约,其规定的原则和内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本论文采用《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概念,即“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这也与我国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未满1

6、8周岁的公民)的年龄相一致。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论文中使用的“儿童”和“未成年人”指的是同一个群体。1.2.1贫困儿童目前来看,虽然诸多学者已经对贫困儿童及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过阐述和研究,但是因贫困本身的标准并不统一,不仅有绝对和相对之分,而且我国的城乡及各地区不同地域间的贫困状况及划分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严格说来,设定一个统一的权威性概念实属不易,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标准化统一概括。本论文用到的贫困儿童有关基本概念,区分于现行救助政策的相关操作性概念,基于研究主题和调查的困境儿童实际情况,将其定义为家庭收入低于

7、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8岁以下的贫困人口,也就是“贫困家庭儿童”,本论文简称其为贫困儿童,主要聚焦于生活在低保家庭里的儿童、低收入家庭里的儿童和贫困大病儿童。1.3贫困儿童教育研究状况综述国外学者对儿童的心理、营养健康、生长发育、学前教育等各个方面研究的很多,但专门针对贫困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方面的研究着实不多,大都是在研究儿童的贫困状况时略带一笔,稍作阐述,作为贫困儿童问题的一个辅助分析。涉及到的贫困理论主要有个人原因论、贫困功能论、贫困文化论、贫困环境决定论、贫困循环论、中介机制论等,在为数不多的研究里,有从

8、教育公平和多样化角度进行研究[1][2][3],如乔安娜3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和加扎拉巴帝等,他们更为关注贫困儿童学业成功机会的公平,认为只有这个公平才能让贫困儿童彻底走出困境。在教育公平领域比较有名的理论主要有胡森的教育机会均等论和麦克马洪的三类型说,认为在入学机会、教育条件、学业成功机会上儿童都是平等的,儿童应受到相同对待,上代人的贫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