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ID:21828118

大小:27.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_第1页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_第2页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_第3页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_第4页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潭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考籍号:9 姓名:指导教师:通讯地址:邮编:425300电话:邮箱:  完成时间:2011年3月21日 10目录摘要3一、前言41.1背景4二、集成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52.1民营企业必须走集成创新之路52.2资本市场是民营企业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平台6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73.1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规73.2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度9四、结束语104.1个人体会10参考文献1010论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摘

2、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力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每一个企业都在研究制胜之道。民营企业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取胜,一直是当今企业界人们常讲常新的话题。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这个话题中包含的子项目多得数不胜数。然而,在这数不胜数的子项目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问题,则是不断被人提及与重复得更多的话题。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思想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这个思想和战略,应当成为我们民营企业做创新工作的思想纲领。如何贯彻实施这一创新工作的思想纲领,应当是民营企业组织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关键字:

3、创新能力,发展,纲领,战略10一、前言1.1背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精神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赢得发展县级的动力之源。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持续扩散的形式下,民营企业必须走集成创新之路,而资本市场则是民营企业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平台。因此,构建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基本思路是:稳步推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主板市场;培育风险资本市场、积极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进入二板市场;从民营企业实际出发,重点培育区域性资本市场。10二、集成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必然

4、选择2.1民营企业必须走集成创新之路民营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城市大工业的支撑,是企业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层,目前其正处在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提高素质的关键时期。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形势,加快民营企业创新步伐,对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经营知识化的新趋势和新型工业化对企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现实,民营企业创新需要一个全新的战略模式——集成创新。集成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创新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5、,是一种多维的、系统的、整体的创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科技、产权、管理等内容;创新是全方位的,其体系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诸方面;创新主体既包括企业自身,也包括地方政府在内;创新有多个层面,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协同性的特征。总之,只有全方位、系统、持续不断地集成创新,才能谋求民营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2.2资本市场是民营企业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平台资本市场主要是通过发挥其三大基本功能而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对资本资源的配置功能,对资本资产的风险定价功能以及为资本资产提供流动性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是以按照

6、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微观主体企业为基础的。因此,适应资本市场要求,加快民营企业以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技术进步为内容的集成创新,是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  1.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适应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实现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首要问题。“苏南改制”的经验告诉我们,产权清晰的公司制和私人企业将是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讲求实效。目前可行的办法是逐步引导民营企业朝着产权清晰的、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方

7、向发展。具体做法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条件许可时可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一些规模大的、资产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可推行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改革不是民营企10业改革的终点,治理结构改革才是民营企业改制的根本。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企业创业初期采取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组织形式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的确是其决策效率较高、经营机制较灵活、凝聚力较强的体现,因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当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就迫切需要突破自身组织管理模式的束缚,到外界去寻求更大的发展。显然,公司制企业组织方式

8、无疑比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