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

ID:21828583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_第1页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_第2页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_第3页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_第4页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新闻传媒宣泄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童兵新闻传播是人类有明确动机的社会活动。新闻传播的价值,在于通过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沟通交往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协调行动等目的。除此之外,新闻传媒有时还有这样一种功能:传者借助传媒,宣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压力。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领域的学者,把这种功能称之为“社会排气阀”,也叫“社会安全阀”,即不同阶层、集团的人们,通过新闻传媒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同时又在这种表达与诉求的过程中,让这些阶层、集团的人群发发牢骚,吐吐怨气,不使社会情绪和心头愤懑累积

2、得太多太满,久久得不到释放,最后来个总爆发,酿成社会动乱。新闻传媒的这种特殊的社会作用,就是传媒的宣泄功能。  一、宣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宣泄俗称发泄,是一种心理学用语,指人通过某种行为表现来减轻由于情感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的过程。弗洛伊德是最早从这一意义上使用“宣泄”概念的学者。他认为,人的某种本能会使他产生许多同现实生活相冲突的行为冲动,如果这些本能的冲动经常受到压抑便会引发心理紧张,最后导致精神障碍。人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满足这种本能的要求,才能减轻心理压力。因此,宣泄成为防治精神障碍

3、的主要方法。国内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宣泄可以减少人的侵犯性行为,同时又主张社会应该为人们提供宣泄的机会、场所和渠道,并将宣泄行为控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国外有的企业依据这一理论建立了“情感发泄控制室”(HumanControlRoom)一类设施,让员工在其间发泄对老板或上司的不满与愤怒,以缓和由于生产线运转节奏过快,身心疲惫,人际关系紧张等造成的心理压力。  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传统的影响和对人权的轻视,对民众的宣泄需求置若罔闻。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变,通过座谈会、民主生活

4、、上级考评、读者来信、上访申诉,以及后来的“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方法,为民众提供一些宣泄的渠道。但民众宣泄的权利在法律上并没有真正确立,畅通的宣泄渠道也未能广泛持久地运转起来。像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这样的开国元勋在党的正式会议上十分克制地提了一些意见,或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或被说成“离右派只差五十步了”,更何况普通黎民百姓宣泄自己不满情绪的奢望了。  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开始,尊重和支持人民的宣泄权利,在全党渐成风气。邓小平主张避免大民主,实行小民主。所谓“大民主”,就

5、是大规模的民运风潮;所谓“小民主”,就是认真执行宪法所规定的民主制度,使人民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其他民主权利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他说,“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群众意见,不外是几种情况。有合理的,合理的就接受,就去做,不做不对,不做就是官僚主义。有一部分基本合理,合理的部分就做,办不到的要解释。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要去做工作,进行说服。总之,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

6、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邓小平这段话,分明说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群众以宣泄权利的必要性和执政党的基本态度。  从****到胡锦涛,历届中央委员会都坚持了邓小平的路线和他所主张的给人民以出气和提意见的权利,也就是宣泄自由的政策。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他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7、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里,宣泄是一种真实的表达,支持表达权的建构与完善,就是对民众宣泄权的尊重与保障。在考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胡锦涛明确提出,“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只有倾听人民的宣泄和把握人民的情感,才能真实了解群众的心声和把握社情民意。这里,总书记对民众宣泄的看重,流露得十分真切与充分。  二、新闻传媒是民众宣泄的有效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立法和执法的基本思路是限制公权,保障私权。包括宣泄自由在内的民众权利有所增多、有所保证

8、。今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民众在不少公共空间拥有自由言论、评论政务的权利,在私人场所更是可以放胆高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但是生活经验表明,无论是像开会、演讲、公众来信等公共空间,还是像茶叙、宴会、作客、聊天等私人场所,人们可以少有顾虑、自由自在地宣泄表态。不过,这种宣泄表态的影响力、有效性、广泛程度总是比不上利用新闻传媒进行宣泄。为什么新闻传媒在实施宣泄功能时具有其他媒介和手段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呢?这是因为,新闻传媒是能够满足民众宣泄需求的有效载体与手段,它可以使当事人的不满情绪或紧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