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

ID:21829117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1页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2页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3页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4页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民族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中国少数民族的语系、语族1.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壮语、侗语、傣语、布依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  藏缅语族——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珞巴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  苗瑶语族——苗语、布努语、勉语、畲语等。  2.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图瓦语、西部裕固语。  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安语。  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锡伯语

3、、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  3.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佤语、崩龙语、布朗语。  4.南岛语系:  印度尼西亚语族——排湾语、布嫩语、阿眉斯语等。  5.印欧语系:  伊朗语族——塔吉克语。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 1、夷离堇:官名。辽政权建立前,为契丹各部军事首领。辽太祖以迭刺部夷离堇建立政权称皇帝后,于天赞元年分迭刺部为北院与南院两部,各置夷离堇,分掌部族军民政事。后改夷离堇为大王。2、阿保机:全名耶律阿保机(872-926),汉名为亿,辽开国君主,也就是辽太祖。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后

4、来改称辽,都城在上京。称帝后,接受汉族封建化,任用汉人制定封建典章制度,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和商业,使契丹族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被视为契丹族的民族英雄。3、澶渊之盟:

5、北宋与辽(契丹)订立和约的事件。1004年,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劝真宗亲征,真宗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取胜,但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屈辱妥协,同意与辽议和。1005年1月,宋辽订和约: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军撤走。澶州又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加重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也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但是它结束了战争状态,促

6、进了宋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4、斡鲁朵制:斡鲁朵原义为宫帐,皇帝的戍卫亲兵,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共12个,还有一个同等级的王府。斡鲁朵有自己的领地和属民,下设38个州,18个县,41个提辖司,23个石烈。辽太祖起,辽朝皇帝及太后都设有自己的斡鲁朵,并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和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加强了皇帝的权利,后被蒙古人沿用。5、投下军州:辽的地方行政单位,多设在辽西地区。军州是地方行政单位,实质上是契丹贵族建立的寨堡,贵族的领地,用来安置战俘,战俘主要是汉人,是契丹贵族的奴隶,从事农业生产。投下军州具有双重身份,

7、既受贵族管辖,又受辽政府管辖。投下军州的官吏除节度使外,都由贵族委派。辽末,州逐渐消失。6、阿骨打:全名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十一世纪,女真族的完颜部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十二世纪,完颜阿骨打成为女真首领。1115年,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部取得反辽战争胜利后在会宁称帝,国号金。在位期间,定制度、立刑法、造文字,加强皇权,后来,与北宋订约共同攻辽,攻占了辽的大部分土地。他对女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7、猛安谋克制: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氏族

8、、部落首领在进行生产或行军时,按率人数多少,称为“猛安”或“谋克”。1114年,阿骨打重新规定“猛安谋克制”,以100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平时出猎、战时作战,这样不仅节约财政支出,还保证有较高的战斗力。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兼具军事、政治、生产三方面职能的社会组织。8、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在氏族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合一的政治制度。努尔哈赤将所辖的军民编成八旗(初设有四旗,分别以黄、红、蓝、白四个颜色的旗帜作为标志。后来又增设四旗,以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旗帜为标志,合称八旗)。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

9、喇,5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八旗成员脱离部落酋长管辖,“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是强有力的军事、行政和生产组织。八旗制度的建立,是与当时女真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巩固女真各部的联系起着重要作用。9、西洱河之战:唐征讨南诏叛离的作战。唐天宝九年十二月.南诏王阁罗凤不堪云南太守张虔陀的欺压而起兵反唐。次年四月,唐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唐军8万之众分两路至曲、靖州。南诏王派使者谢罪,并归还云南城,请唐罢兵。鲜于仲通不许,扣留使者,军至西洱河,被南诏军打败,死6万人。这次战争称为西洱河之战。10、点苍会盟:南诏国依附吐蕃,但对吐蕃繁重的税贡、军役

10、颇为不满,双方关系出现裂痕。恰逢唐王朝对南诏政策有变,决定联合南诏挟制吐蕃,于是南诏与唐朝重修旧好。794年,双方代表在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