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

ID:21831384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_第1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_第2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_第3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_第4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  我童年所接触到的乡村文化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二人转”、东北大鼓等为主的演艺文化活动;一类是以祭祀、祈祷为主并和信仰混杂在一起的“封建迷信”活动。  “二人转”是流行于我家乡的主要戏曲形式。每当农闲季节来临的时候,村里就会有人出面去联系、预约“二人转”剧团。这种剧团是纯粹民间自发的,由某个较有组织能力的人发起,然后邀请十里八村的有这方面特长的人加入,组合到一起,走村串巷地演出。当然这种演出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这也是维系这类剧团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演出一场,剧团的团长都要挨家挨户地向当地的村民收取劳务费。如果哪个村民碰上手头没钱,也可以用玉米、大豆等

2、粮食来顶替(现在想来,这种以粮食换取文艺的做法的确很有意味)。由于“二人转”的语言、形式等能够迎合村民们的文化趣味,所以深受他们的喜爱。演出的剧目通常以传统剧目为主,新戏很少,村民们也大都喜欢传统剧目,对新剧目则不大感兴趣。无论传统剧目还是新戏,都明显地经过了文人的加工与再创作,所以,很难确认它与普通村民的精神联系到底有多大。当时,对于我们一群小孩子而言,乐趣自然不在于看戏,而在于现场热烈的气氛,小朋友们在人群中窜来窜去,交换着食品,这已经是极大满足了,管他唱什么关公或秦琼。  或许是我那个村子里的人不够浪漫,他们通常对这些民间艺人是看低一等的。旧社会的“戏子”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留有很深的

3、印记。这些看似有一技之长的“戏子”在乡村强大的传统观念下,生存状况其实是极为不妙的。如果有哪个村子的青年因爱好戏曲而随剧团离家出走,其家人就会遭到当地人非议,认为是因为其家族“祖上无德”,才会培育出如此没出息的子女。他们的身份在乡村也是无法明确的。按当地习俗,这些艺人死后甚至是不能入“祖坟”的。他们在年轻时可以随便挥霍自己的年华,歌舞升平,死后却只能被埋葬在荒山野岭,在另一个世界忍受孤独。这不免有些凄凉。当然,他们也可能有另外的命运,他们中一些极其出色的人会被选入县里的正式剧团,并有机会成为正式的“国家干部”。尽管他们的工作内容没有任何改变,但身份却变了,成为国家文化机构中的一员,获得了“

4、吃官饭”的机会。村民们对这样的人还是很钦佩的。当然,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事情了。如今,由于受整个国家控制机制变化的影响,“二人转”剧团已经纷纷市场化了。艺人们的收入与社会地位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村民们不能不对这些“每天吃喝玩乐也能赚钱”的艺人们充满了羡慕。由于电视的普及,村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荧屏上看到艺人们的身影,能在电视上露面,一度成为村民们价值判断的一个标准。同样是面对这些来自民间的艺人,由于新的媒介的介入才改变了村民们的认同观念,这再次印证了“形式是重要的”这句话。虽然电视里的戏曲的味道已经越来越不对了,但毕竟真正懂戏的村民并不多,“外行看热闹”,他们也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细

5、想起来,政治或市场的介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破坏了戏曲原有的民间形态,但另一方面它们也给戏曲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尽管这种空间有些暧昧,会令很多有识之士不舒服,但它毕竟激发出了戏曲存在的种种新可能。  我家乡的另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活是以祭祀、祈祷等为主的“迷信”活动。而这些“迷信”活动是与个人的功利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非是保佑家人安康、五谷丰登、肥猪满圈之类。但对于在一个偏远乡村世代生息的农民而言,这些似乎也就足够了,除此之外,他们也的确别无所求。我童年时代生活的那个村子的“信仰”以佛、道为主,村民或供奉观音菩萨,或供奉狐、黄二仙。乡间关于狐、黄二仙的传说不胜枚举。很多故事都带有自叙

6、传奇色彩,讲述这类故事一度是当地村民茶余饭后的重要消遣(当然又不仅仅是消遣)。其讲述绘声绘色,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时甚至会让人毛骨悚然,不敢出门。这些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农民讲起这类故事来却各个神采飞扬。我记得比较清楚一些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个村子的某个人因救过一只受伤的“黄仙”(我这样称呼是因为我至今仍对其心存畏惧),得到了报答。秋收的季节“黄仙”托梦于他,让他选择某个夜晚在屋里烧香祈祷,不准出门,“黄仙”会帮他运粮入库。此人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做了。在选定的夜晚,此人不停地烧香、祈祷。天快亮的时候,他偷偷开门看了  我童年所接触到的乡村文化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二人转”、东北大鼓

7、等为主的演艺文化活动;一类是以祭祀、祈祷为主并和信仰混杂在一起的“封建迷信”活动。  “二人转”是流行于我家乡的主要戏曲形式。每当农闲季节来临的时候,村里就会有人出面去联系、预约“二人转”剧团。这种剧团是纯粹民间自发的,由某个较有组织能力的人发起,然后邀请十里八村的有这方面特长的人加入,组合到一起,走村串巷地演出。当然这种演出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这也是维系这类剧团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演出一场,剧团的团长都要挨家挨户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