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粘接理论

胶粘剂粘接理论

ID:21834726

大小:6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25

胶粘剂粘接理论_第1页
胶粘剂粘接理论_第2页
胶粘剂粘接理论_第3页
胶粘剂粘接理论_第4页
胶粘剂粘接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粘剂粘接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粘接理论  1、机械理论机械理论认为,胶粘剂必须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空隙内,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才能产生粘接作用。在粘接如泡沫塑料的多孔被粘物时,机械嵌定是重要因素。胶粘剂粘接经表面打磨的致密材料效果要比表面光滑的致密材料好,这是因为(1)机械镶嵌;(2)形成清洁表面;(3)生成反应性表面;(4)表面积增加。由于打磨确使表面变得比较粗糙,可以认为表面层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粘接强度。  2、吸附理论吸附理论认为,粘接是由两材料间分子接触和界面力产生所引起的。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力和范德华力。胶粘剂与被粘物

2、连续接触的过程叫润湿,要使胶粘剂润湿固体表面,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胶粘剂浸入固体表面的凹陷与空隙就形成良好润湿。如果胶粘剂在表面的凹处被架空,便减少了胶粘剂与被粘物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接头的粘接强度。  许多合成胶粘剂都容易润湿金属被粘物,而多数固体被粘物的表面张力都小于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实际上获得良好润湿的条件是胶粘剂比被粘物的表面张力低,这就是环氧树脂胶粘剂对金属粘接极好的原因,而对于未经处理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和氟塑料很难粘接。通过润湿使胶粘剂与被粘物紧密接触,主要是靠分子间作用力产生永久的粘接。在

3、粘附力和内聚力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四种类型(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4)范德华力  3、扩散理论扩散理论认为,粘接是通过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分子扩散产生的。当胶粘剂和被粘物都是具有能够运动的长链大分子聚合物时,扩散理论基本是适用的。热塑性塑料的溶剂粘接和热焊接可以认为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4、静电理论由于在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形成双电层而产生了静电引力,即相互分离的阻力。当胶粘剂从被粘物上剥离时有明显的电荷存在,则是对该理论有力的证实。  5、弱边界层理论弱边界层理论认为,当粘接破坏被认为是界面破坏时,实际上往往是内

4、聚破坏或弱边界层破坏。弱边界层来自胶粘剂、被粘物、环境,或三者之间任意组合。如果杂质集中在粘接界面附近,并与被粘物结合不牢,在胶粘剂和被粘物内部都可出现弱边界层。当发生破坏时,尽管多数发生在胶粘剂和被粘物界面,但实际上是弱边界层的破坏。  聚乙烯与金属氧化物的粘接便是弱边界层效应的实例,聚乙烯含有强度低的含氧杂质或低分子物,使其界面存在弱边界层所承受的破坏应力很少。如果采用表面处理方法除去低分子物或含氧杂质,则粘接强度获得很大的提高,事实业已证明,界面上确存在弱边界层,,致使粘接强度降低。影响粘接性能的环境因素粘接接头必须承受外力的作用,

5、也要经受使用环境因素的考验,如温度、湿度、化学介质、户外气候等都会影响粘接强度。胶粘剂如果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应该做环境的模拟试验,ASTM标准环境试验方法有:ASTMD896;ASTMD2295;ASTMD1151;            ASTMD2557;ASTMD1828;ASTMD4299;            ASTMD1829;ASTMD4300。  胶粘剂在两种曝露条件下的老化实验有:  (1)典型的实验室加速老化;  (2)典型的大气老化。  有人认为工加速老化试验能排列胶粘剂的耐水性和环境对内聚强度影响的顺序。然而,通

6、常的户外大气老化试验是以金属界面耐腐蚀能力排列胶粘剂顺序的[3]。  1.高温所有曝露于高温环境下的聚合物,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降解,经高温试验后,力学性能降低。在热老化时,力学性能也有降低。最新研制的一些聚合物胶粘剂,能耐260--310°C的高温。  对于耐高温的胶粘剂来说,熔点或软化点一定要高,且应抗氧化。热塑性胶粘剂室温下能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然而,一旦使用温度达到胶粘剂的玻璃化温度,就会造成胶层变形,使内聚合强度降低。热固性胶粘剂没有熔点,由大分子高度交联的网络构成,多数都适合在高温下使用。热固化的关键问题是因热氧化和高温分解引起

7、的强度降低速率[1]。  耐高温胶粘剂通常具有刚性的高分子结构,很高的软化温度和稳定的化学基团。这些都给粘接工艺带来困难。故只有为数不多的热固性胶粘剂能在177°C高温下长期使用[1]。  1.1环氧树脂类  环氧树脂胶粘剂一般仅适用于121°C以下的温度,有些能在260°C下短期工作,有的可在149--260°C下长期使用。这些胶粘剂是在其中加入热稳定性的环氧树脂或高温固化剂,专门为高温环境配制的。耐高温的环氧树脂是酚醛环氧树脂,由于兼具了酚醛树脂优良的热稳定性与环氧树脂良好的粘附性,而使胶粘剂能在371°C下短期工作,在177°C下连

8、续使用[1]。  酸酐固化剂要比其他环氧固化剂使未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例如苯酐、均苯四甲酸酐和氯茵酸酐会使环氧胶有较大的交联度,因而短期可耐高温232°C,但承受长期热疲劳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