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课程设计

混泥土课程设计

ID:21842057

大小:69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5

混泥土课程设计_第1页
混泥土课程设计_第2页
混泥土课程设计_第3页
混泥土课程设计_第4页
混泥土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泥土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设计资料(1)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2)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抹底。(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板内以及梁内的其他钢筋采用HPB300。(4)荷载:楼面活荷载:7.5KN/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平顶粉刷:20mm水泥砂浆(20KN/)2.楼盖的平面布置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6;次梁的跨度:5.4,,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

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适当增加长跨方向的分布钢筋。楼盖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图(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按照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对于生产车间的楼盖,要求,取。次梁截面:高度,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宽度截面取为。主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取。已如前述,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3.楼板设计(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地面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水泥砂浆小计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可变荷载设计值荷载总设计值,近似取为(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下图(2)图(2)板的计算简图(3)弯矩设计值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分别为:边跨中,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这是对端区格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和应乘以0.8,分别为;(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环境类别一

4、级,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板厚80mm,,板宽。C25混凝土,;HPB300钢筋,。板配筋计算过程列于表(1)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此值大于,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4.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1)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设计值板传来永久荷载表(1)板的配筋计算截面1B2C弯矩设计值(KN·m)4.97-4.973.35-3.830.1390.1390.1060.0930.1500.

5、1500.1120.098轴线①~②⑤~⑥计算配筋()363.6363.6271.5237.6实际配筋()B8@130B8@130B8@180B8@190轴线②~⑤计算配筋()363.6363.6217.2190.1实际配筋()B8@130B8@130B8@180B8@200次梁自重次梁粉刷小计可变荷载设计值荷载总设计值(2)计算简图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的截面为300mm×650mm。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见图(3)(3)内力计算由表11-1,表11-3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

6、和剪力系数。弯矩设计值:图3剪力设计值:(4)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又,故取环境类别一级,C25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5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见表(2)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此值大于,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验表(2)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1B2C弯矩设计值(KN·m)79.5

7、1-79.5151.58-58.950.0290.2600.01850.1910.02940.3070.01870.214629.7730.66400.5509.3选配钢筋()2C203C182C162C18算截面尺寸:,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截面尺寸符合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B8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得箍筋间距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取,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验算配箍率下限值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实际配箍率,满足要求。5.主梁设计主梁按弹

8、性方法设计(1)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主梁自重(含粉刷)永久荷载设计值,取可变设计设计值,取(2)计算简图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