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

ID:21850958

大小:1.23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20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_第1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_第2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_第3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_第4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9329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内容提要概述1康复评定2康复治疗32一、概述3(一)定义周围神经(peripheralnerve)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nerveinjury)是指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主要病理变化是损伤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瓦勒变性(Walleriandegeneration)。4(二)流行病学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上十分常见。上肢神经损伤较下肢神经损伤多见,占四肢神经损伤的60℅~70℅。骨、关节损伤可伴发神经损伤,如肱骨干骨折可伴有桡神经损伤,肘关节脱位可有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损

2、伤,腓骨颈骨折可伴有腓总神经损伤等。5(三)病因及病理生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切割伤、牵拉伤和骨折、脱位等造成的压迫性损伤等。周围神经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瓦勒变性。神经再生速度平均为每天1~2mm。6(四)临床特征1.感觉障碍2.运动障碍3.反射障碍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阳性7分类按英国学者Seddon方法可分为:——神经失用(neurapraxia)——神经轴索断裂(axonotmesis)——神经断裂(neurotmesis)8二、康复评定9(一)形态观察主要观察皮肤是否完整、肌肉有无肿胀或萎缩、肢体有无畸形、

3、步态和姿势有无异常等。10(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3.患肢周径测量4.反射检查5.运动功能恢复等级评定(BMRC)11(三)感觉功能评定包括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恢复等级评定标准0级(S0)感觉无恢复1级(S1)支配区内皮肤深感觉恢复2级(S2)支配区内皮肤痛觉和触觉部分恢复3级(S3)支配区内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感觉过敏消失4级(S3+)感觉达到S3水平外,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5级(S4)完全恢复12(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发汗试验。无汗表示神经损伤,从无汗到有汗则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而且恢复

4、早期为多汗。常用的方法为:1.碘淀粉试验即在患肢检查部位涂抹2.5%碘酒,待其干燥后再敷以淀粉,若有出汗则局部变为蓝色。2.茚三酮试验即将患手指腹印压在涂有茚三酮的试纸上,出现蓝紫色指纹,则表示有汗。13(五)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14(六)周围神经电生理学评定1.直流感应电测定2.强度-时间曲线3.肌电图检查4.神

5、经传导速度测定5.体感诱发电位15(七)手功能评定包括抓、握、捏等。可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等。16(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PADL——Barthel指数、Katz指数、PULSES评定、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IADL——功能活动问卷(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等。17三、康复治疗18治疗原则:周围神经损伤后不论手术与否,均应尽早消除病因,减轻对神经的损伤;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神经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应早期介入,越早介入,效果越好。根据周围神经损伤的不同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19治疗目的:防治并发症,预防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

6、,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受损神经再生、增强肌力、恢复运动与感觉功能,最终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对于功能恢复不完全或不能恢复的功能,可使用矫形器代偿,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能力。20(一)早期一般为发病后5~10天,治疗重点是首先要去除病因,及早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的损害,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为神经再生作好准备。具体措施有:211.运动疗法2.关节保持功能位3.物理因子疗法4.肢体出现肿胀的处理5.受损部位的保护6.药物疗法22(二)恢复期此期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

7、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功能恢复不完全或不能恢复的功能,可使用矫形器代偿。具体措施有:23(二)恢复期1.运动疗法2.作业疗法3.物理因子疗法4.心理疗法5.康复工程6.促进神经再生疗法7.中医康复疗法8.手术疗法24(1)概述臂丛神经由C5~C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在前斜角肌外缘由C5~C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下干。臂丛的5个来源反复分支、组合后,最后形成3个束,分别称为臂丛的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临床上常将臂丛神经分为上臂丛(C5~C7)和下臂丛(C8~T1)。臂丛神经损伤多由牵拉所致。1.臂丛神经损伤25(三)常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