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

ID:21851668

大小:6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5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_第1页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_第2页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_第3页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_第4页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影响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重大原则,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更加契合8亿农民的意愿,与十六大为二十一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规划的美好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应该说我们已具备了向既定目标奋进的实力和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困难与障碍,特别是“三农”问题,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低

2、,增长慢的问题,那么十几年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是一个玫瑰梦了。我国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业生产力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我国的农业资源绝对数量多,但人均数量少,人口基数大,人口膨胀形势严峻,生态破坏严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威胁。这些威胁因素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它们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农村实现小康面临的问题(一)人口问题中国全国十三亿多人口有百分之七十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必然是粮食问题、耕地问题、环境问题。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以相对紧缺

3、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的二分之一,美国的九分之一,加拿大的二十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三十分之一,但却担负着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粮食供给[1]。(二)农业资源问题1.水资源水资源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在正常情况下,全国年缺水总量为300至400亿立方米,每年有1亿至3亿亩农田受旱[2]。2.土地资源建国后,我国人均耕地呈明显的递减趋势,从五十年代的2.7亩降到六十年代的1.9亩,七

4、十年代的1.56亩,八十年代的1.5亩,2005年的1.4亩。根据国家土地资源部门的专题调研报告,我国人均耕地已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其中,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人均耕地警界线的县占全国的约百分之七十。土地的沙化速度虽然有所放慢,但每年因为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3]。(三)由于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稳定,中国剩余农产品只能一直处于初级产品的供需循环上,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中国大部分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而使中国农产品在

5、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许多农产品将失去竞争力。如果我们在生产规模和结构上不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将受到重大冲击,从而可能引起农业生产的滑波和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力产生长期不利的影响。(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资源。尽管中国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五,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和储积量均位于世界120位以后,森林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4]。2.草地资源中国人均草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3.1%,而且由于超载过牧,乱开滥垦,草原破坏严重,生产力低下,草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在生产力未能有效发挥,牧区草

6、原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5%到10%[5]。3.湿地面积不断缩小三江平原五百万公顷的自然湿地目前仅剩二百多万公顷,且有濒临消失的危险。仅4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大约丧失海滨滩涂一百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6]。4.农业环境污染随着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资源消耗加快,工业、交通、“三废”及城市生活排污量日益增加,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农业生产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使我国的大气、水质、土壤等农业环境大半受到污染。近几年来,仅受到工业“三废”污染,和受到酸雨危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百亿元。二、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应对之

7、策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况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以夜记。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大量的民工流向城市,特别是流向较发达的地区。要使中国农村人口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就要降低农业人口,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大量转移农村人口。2.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的近乎无限性及城市体制改革,城市也存在着大量的下岗人员和城市本身每年新成长起来的

8、新的劳动人员,再加之“入世”后,相关行业受到冲击,使得城市经济的发展所能吸引的新增劳动力的余地极为有限。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1)打破现有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对农民“画地为牢”的管理体制是对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严重扭曲。要按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通行的惯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流动户籍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